成语拼音:rì mù tú yuǎn
成语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无可奈何
繁体字形:日暮途遠
英文翻译: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途:1.道路:路途。旅途。长途。道听途说。半途而废。用途。2.姓。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日暮途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特别贴近生活。比如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白天忙着投简历、面试,直到天色渐暗才挤上末班地铁,看着窗外渐次亮起的路灯,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找到方向——这时候用“日暮途远”来形容他的状态,是不是特别形象?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 字面意思是“太阳快下山了,但前路还很漫长”,用来比喻时间紧迫而目标遥远。比如创业者连续加班三个月,产品却还在测试阶段;备考的学生刷题到深夜,离理想分数还有差距。这些场景里藏着现代人共通的焦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怎么离终点还是那么远?
现在用这个成语会不会太老气? 其实它的内核非常现代。当代职场人哪个没经历过“日报还没写完,新项目又砸过来”的时刻?上周我遇到个设计师朋友,他凌晨两点改着第五版方案,突然在群里发消息:“这才叫真正的日暮途远吧!”配图是电脑屏幕和窗外漆黑的天色。你看,老成语照样能戳中新世代的共鸣点。
有没有反向使用的情况? 去年参加马拉松时,有位六十多岁的跑者让我印象深刻。他在最后五公里时笑着说:“我这才是日暮途远——太阳要下山了,但终点就在眼前。”原来成语也能变个调子用,既承认客观困难,又带着不服输的劲头。这种灵活运用,反而比单纯抱怨更有力量。
我总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制造的画面感。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旅人望着蜿蜒向远方的路——这种场景自带诗意,哪怕在快节奏的今天,也能让人在忙碌中停顿半拍。或许正是因为生活中总有时刻需要这种短暂的停顿,这个诞生于马车时代的成语,才能在高铁时代继续焕发生机。
下次当你觉得“来不及”和“做不到”双重夹击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是在说绝望,而是在提醒:正是因为前路尚远,此刻的坚持才显得珍贵。就像那位马拉松跑者,既然选择了出发,暮色里的每一步都是离星辰更近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