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
  • yuè
  • z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xīn yuè zhù

成语解释:日日更新,月月显著。形容蓬勃发展。

成语出处:明·宋濂《洪武圣政记》序:“臣备位词林,以文字为职业,亲见圣德大业日新月著,于是与僚属谋取其有关政要者,编集成书,列为上下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变化等

繁体字形:日新月著

英文翻译:change rapidly

日新月著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著:[zhù]著作:名著。译著。[zhuó]1.同“着1”(zhuó)。2.同“着2”(zhuó)。[zhe]同“”(·zhe)。

成语评论

日新月著”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日新月异”意思相近,都形容发展快、变化大,但“著”更强调“显著”的结果。比如:“这几年家乡的交通网络日新月著,高铁站建好后,回老家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这里不仅说变化快,还点明了具体成果。

有人问:什么时候该用“日新月著”而不是“日新月异”?举个例子,如果描述科技公司每季度推出颠覆性产品,可以说:“这家企业的技术迭代日新月著,每次发布会都让人眼前一亮。”这里的“著”暗含了迭代成果的扎实可见,而“异”更侧重“不同以往”。

再来看生活场景。“自从用了智能学习软件,孩子的解题思路日新月著,上周居然自己琢磨出了三种解法。”这种表达既点明进步速度,又暗示了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个人认为,这个词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强调“看得见的结果”的语境里,比如工作汇报、项目总结。

有人可能会混淆“突飞猛进”和“日新月著”。试比较:“团队业绩突飞猛进”侧重速度,而“新管理系统让流程效率日新月著”则突出阶段性优化成果。后者像搭积木,每一块进步都清晰可辨;前者更像坐火箭,整体快速上升。

不妨换个角度想:这个词自带“里程碑”属性。比如城市改造中,用“日新月著”描述每个季度落成的公园、图书馆,比单纯说“变化快”更有画面感。它让听众不仅感受到速度,还能想象到具体的新事物在接连“长出来”。

最后分享个观察:语言本身也在“日新月著”。二十年前我们说“上网冲浪”,如今讲“元宇宙沉浸体验”,这些新词汇的诞生速度,恰恰印证了这个成语的生命力。下次遇到快速迭代的事物时,试试用这个词,或许能让表达更精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