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qián xī tì
成语解释: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语出《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日乾夕惕
英文翻译:diligence in one 's work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乾:[qián]1.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2.旧时称男性的:乾造。乾宅。[gān]同“干”。
夕:1.太阳落的时候;傍晚:夕阳。夕照。朝发夕至。朝令夕改。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风雨之夕。3.姓。
惕:1.小心:警惕。2.害怕:怵(chù)惕。
“日乾夕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出自《周易》,意思是白天勤奋工作,晚上依然保持警惕,形容一个人始终谨慎努力的状态。比如,小明创业初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白天跑客户、晚上改方案,朋友都说他“日乾夕惕得像个永动机”。这种状态虽然辛苦,但确实让他的公司三个月就实现了盈利。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日乾夕惕不会让人累垮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我认识的一位设计师就很有意思:她周一到周四疯狂赶项目,但周五下午必定去郊外写生,周末完全断开工作群。这种张弛有度的“分段式日乾夕惕”,反而让她连续三年拿下行业大奖。
最近看到个有趣案例:某网红博主坚持每天直播8小时+更新3条短视频,结果半年后突然停更。评论区有人感慨:“日乾夕惕不是马拉松,而是带着计时器的接力赛。”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持续努力,或许应该像充电电池——既要全力放电,也要及时充电。
工作中如何实践这个成语?不妨试试“番茄工作法加强版”:设定25分钟全神贯注的工作时段后,不是常规休息5分钟,而是用这5分钟做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比如练毛笔字或折纸鹤。有位程序员朋友用这个方法,既保持了工作效率,还意外培养出新爱好,现在他开玩笑说自己是“日乾夕惕型斜杠青年”。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把“警惕”的对象从外部压力转向了自我成长。就像健身房里的私教常说:“别光盯着体重秤,要注意肌肉有没有记住发力模式。”当努力方向从“不能松懈”变成“不想松懈”,日乾夕惕就会从负担转变为习惯,这或许才是这个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