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ng mén xiǎo dào
成语解释:犹旁门左道。
成语出处:宋·姚宽《西溪丛语》上卷:“苏溪作歌之意,正谓旁门小道,似是而非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不正经的东西
繁体字形:旁門小道
英文翻译:heresy
旁:[páng]1.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广,广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门左道。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bàng]古同“傍”,靠。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提到“旁门小道”,很多人会联想到“走捷径”的行为。比如有人为了快速通过考试,选择作弊而不是认真复习。这种行为看似省力,实则风险极高,就像《论语》里说的“欲速则不达”——越想走捷径,反而离目标越远。
那么,“旁门小道”和“正道”的区别在哪里呢?举个生活例子:有人想减肥,却沉迷于各种“三天瘦十斤”的偏方药丸,而另一个人选择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前者可能短期见效,但容易反弹;后者虽慢,却能真正改善体质。这就是“旁门小道”与“正道”的本质区别——是否建立在可持续的规律之上。
工作中也常见类似现象。比如某设计师为了赶工,直接抄袭他人作品。这种行为看似完成了任务,实则透支了个人信誉。我认识的一位前辈说过:“所有走旁门小道省下的时间,最后都会变成更棘手的麻烦。”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建筑行业——偷工减料的房子,终究经不住风雨考验。
有人会问:为什么明知道有风险,还是有人选择旁门小道?心理学中的“即时满足”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就像网购时选择虚假宣传的商家,人们容易被“立刻到手”的承诺吸引,却忽视了背后的隐患。这让我想起老家菜市场里,总有小贩用荧光灯给蔬菜“美颜”,但真正懂行的人,都会去自然光下仔细挑选。
关于这个成语的运用,其实可以更灵活。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若用溺爱代替管教,这种“旁门小道”式的教育方式,反而会让孩子失去独立能力。有个朋友曾分享过:他父亲从小要求他每天整理书桌,这个简单的习惯,后来培养了他做事有条理的核心能力。
最后想说的是,生活中真正的“捷径”,往往是最笨的那条路。就像种树,认真培土浇水的树苗,总比那些被强行催高的树木活得长久。下次遇到看似诱人的“旁门小道”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条路通向的,究竟是海市蜃楼,还是真实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