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ī fēi tuō lǜ
成语解释:形容衣衫不整。
成语出处:清曹寅《呼卢歌》:“袒呼不辨王与李,施绯拖绿须眉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穿戴
繁体字形:施緋拕緑
英文翻译:Shi Fei drags green
施:1.施行2.;施展:实施。措施。施工。无计可施。3.给予:施礼。施压力。4.施舍:施诊。施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绯:红色。例:两颊绯红。
拖:1.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拖船。拖地板。火车头拖着十二个车皮。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拖着辫子。拖着个尾巴。3.拖延;延续:拖时间。这件工作拖得太久了。声音拖得很长。4.牵制;牵累:拖累。拖住敌人。5.姓。
绿:[lǜ]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绿。浓绿。桃红柳绿。青山绿水。[lù]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走在公园里,远处的枫树施绯拖绿,深红的叶片与嫩绿的新芽交错生长,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朋友聚会时,小琳总爱穿红毛衣配绿围巾,旁人笑她"像圣诞树",她却理直气壮:"这叫施绯拖绿,你们不懂配色美学!"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颜色对比这么强烈的搭配?其实这个成语的精髓正在于矛盾中的和谐。就像老城区的改造项目,设计师在青灰砖墙上点缀朱红窗框,既保留历史厚重感,又注入现代活力。这种碰撞不是混乱,而是精心设计的视觉对话。
记得去年参观美术馆,有位画家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他在同一幅画里用玫瑰红泼洒晚霞,又以翡翠绿勾勒竹林,两种颜色在画布上互相推挤又彼此成全。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里,很多创新都诞生在不同元素的交界处,就像施绯拖绿带来的启示——差异本身可以成为美感的催化剂。
有个有趣现象:年轻人现在更敢穿红绿搭配了。上次在地铁看到穿酒红卫衣配墨绿工装裤的男生,不但不显俗气,反而有种复古时髦感。或许这个古老成语正在被重新诠释——当社会包容度提升,人们对"冲突美"的接受度也在水涨船高。
若把目光投向自然界的施绯拖绿,会发现更多智慧。初春时节的山坡,去年残留的枫叶红尚未褪尽,新草芽的绿意已破土而出。这种自然过渡提醒我们:不必急于消灭旧事物,新旧交替时的混搭状态,往往孕育着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