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 ruì
  • huán
  • z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ng ruì huán záo

成语解释:见“方枘圆凿”。

成语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

繁体字形:方枘圜鑿

英文翻译:put a round peg in a square hole

方枘圜凿的意思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枘:榫子: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圜:[huán]见〖转圜〗。[yuán]同“”。

凿:1.凿子,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2.打孔;挖掘:凿一个眼儿。凿井抗旱。3.明确;真实:确凿。4.榫(sǔn)眼:圆凿方枘。

成语评论

方枘圜凿”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木匠的专业术语,实际上它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矛盾。举个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总喜欢用“互联网思维”去优化传统制造业的流程,结果开会时和老师傅们争得面红耳赤——这不就是方形的榫头硬往圆孔里塞吗?

这个成语到底想说什么?

其实它直指“不兼容”的本质。就像老张非要给智能手机装Windows XP系统,折腾半天发现连触屏功能都失效了。这种错位的坚持,往往源自对事物本质差异的忽视。有趣的是,《史记》里用这个词批评商鞅变法时,反而让后人记住了变革需要因地制宜的道理。

现代人怎么避开这种尴尬?

上周陪邻居装修就遇到典型例子。设计师拿着北欧极简风方案,业主却坚持要中式雕花玄关。眼看要谈崩时,我建议在简约线条里嵌入青花瓷纹样的智能屏风——结果双方都夸这个方案“既有现代感又藏着文化味”。你看,矛盾本身可能就是创意的催化剂。

去年参与社区改造时深有体会。年轻人想要健身步道,老人家坚持保留菜地。当我们把步道设计成环绕菜田的透水混凝土环路,傍晚竟出现了边快走边聊种植经验的奇景。方枘与圆凿的缝隙里,原来能长出意想不到的生机。

这种冲突真的无法避免吗?

我反而觉得适度摩擦是进步的代价。就像刚开始用电子书时总怀念纸质书的墨香,现在却享受起了云端笔记的便利。关键是要像处理榫卯接合那样,给差异留出磨合的弹性空间——毕竟真正的契合,从来不是严丝合缝,而是动态平衡的艺术。

下次遇到观念碰撞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是在说谁对谁错,而是提醒我们换个角度观察差异。就像把方形榫头削出圆角,或者在圆孔旁开条导槽,总能在看似对立的事物间,找到让阳光透进来的缝隙。

"方枘圜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