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àn xiù fēn táo
成语解释:断:截断;分:分出。借指男宠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难》:“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男宠
繁体字形:斷袖分桃
英文翻译:Split peach with broken sleeve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袖:1.袖子:袖口。短袖儿。2.藏在袖子里:袖着手。袖手旁观。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桃:1.桃树,落叶小乔木,小枝光滑,叶子长圆披针形,花单生,粉红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多有短绒毛,味甜,是常见水果。核仁可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3.形状像桃儿的东西:棉桃。棉花结桃了。4.指核桃:桃酥。5.姓。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断袖分桃”这个成语,保准让你听完直拍大腿!先说说这俩典故到底啥意思吧?说白了,它们都是古代形容男子之间特殊情谊的隐喻。断袖讲的是汉哀帝为了不吵醒熟睡的董贤,咔嚓剪断自己的袖子;分桃说的则是卫灵公和弥子瑕分吃桃子的腻歪事儿。
那问题来了,这种两千年前的典故,放现在还能用吗?嘿您别说,现在大伙儿偶尔还真能听到!比如小说里写“他俩的默契总被调侃是断袖遗风”,或者电视剧弹幕飘过“这CP怕不是分桃再世哦”。不过得注意语境,毕竟现代社会对情感关系的认知早就升级换代了。
要我说啊,这两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含蓄美。不像现在动不动就贴标签,古人用衣袖和水果就把事儿说明白了。就像我奶奶常说的“看破不说破”,这种点到为止的表达方式,既保留了体面又留足了想象空间,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过咱也得与时俱进不是?前两天看到网友讨论:“用断袖分桃形容现代同志群体合适吗?”要我说啊,关键看场合。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里用用无妨,但日常交流可能略显古板。就像穿汉服逛街,美则美矣,挤地铁可能不太方便。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在描写两位老棋友的故事时,可以写:“老王老李下棋三十载,这份肝胆相照的情谊,倒颇有几分古时断袖分桃的纯粹。”这么用既保留了典故韵味,又跳出了特定群体的框架,你品,你细品,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
说到底,语言就像活水,总在流动变化。这些老成语能流传至今,恰恰说明人类情感总有相通之处。下次要是遇到类似的典故,咱就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既不必大惊小怪,也无需过度解读。毕竟啊,真情实感这事儿,从来都是千人千面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