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àn làn cháo bào
成语解释: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成语出处:《宋史 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指无用的资料
繁体字形:斷爛朝報
英文翻译:worthless record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烂: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烂泥。稀粥烂饭。2.腐烂;破碎:烂苹果。回收废铜烂铁。3.形容程度深:烂醉如泥。烂熟于胸。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报:1.传达;告诉:报告。报名。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报纸。捷报。电报。3.某些刊物:周报。学报。4.报答;报复:报恩。报仇。报应。
哎哟,今儿咱们来聊聊“断烂朝报”这个成语,保证让你一听就懂!先来个小问题:这词儿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形容那些内容陈旧、东拼西凑的官方文件,就像你奶奶压箱底的报纸,字都发黄了还舍不得扔的那种。
举个鲜活的例子:老王在单位整理文件时,发现柜子里堆着十年前的会议记录,纸页都脆得能当薯片嚼。他拍着大腿直喊:“这不纯纯的断烂朝报嘛!”你看,连吃薯片的比喻都用上了,是不是特接地气?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成语现在还用得上吗?嘿,您别说,现在网上那些抄来抄去的营销号文章,把十年前的老梗配上新标题,可不就是数字版的“断烂朝报”?就像用去年的挂历包今年的粽子,味儿都不对了。
我个人觉着吧,这成语就像个放大镜,照出了信息传递中的“懒癌晚期”。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老文件虽然看着破旧,指不定藏着重要史料呢!这就好比老家阁楼里的旧相册,表面灰扑扑,翻开全是故事。
再举个反例:小明写论文时把二十年前的行业报告当核心资料,导师当场急得拍桌子:“你小子别整断烂朝报那套!”您瞧,这成语用得精准,连拍桌子的动作都自带画面感。
最后提醒各位看官,记住这词儿重点在“陈旧拼凑”四个字。下次见到朋友圈里那些“震惊!十年前就有人预言XXX”的标题党,您就乐呵着来句:“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断烂朝报嘛!”保管显得倍儿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