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àn mù jué dì
成语解释: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成语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斷木掘地
英文翻译:Cut wood and dig the earth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掘:刨;挖:掘地。临渴掘井。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哎哟,这题目有点意思!"断木掘地"这个成语,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有点懵圈。不过别急,咱们先拆开看——"断木"就是砍断木头,"掘地"就是挖土,合起来字面意思是又砍树又刨坑。但老话说的好,成语哪能只看字面呢?得往深里琢磨!
举个栗子!比如小王最近为了赶项目,白天熬夜写代码,晚上还兼职送外卖。结果你猜怎么着?项目没做完,人先进医院了。这时候就能说:"小王这波操作真是断木掘地,两头没落着好!"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分散精力反而耽误事的例子,跟成语的字面动作形成了巧妙呼应。
不过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想说啥?说白了就是讽刺做事方法不对嘛!就像我老家邻居张大伯,非要拿菜刀砍柴火,用锄头挖鱼塘。您说这能有效率吗?所以说啊,方法不对,越使劲越跑偏,这道理放哪朝哪代都适用。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好多年轻人报网课,一口气买十几门编程、设计、运营的课,最后哪个都没学精。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断木掘地"吗?要我说啊,与其贪多嚼不烂,倒不如专注学透一门手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其实这成语背后还藏着古人的智慧。他们早看透了"专注力"的重要性,只是用砍树挖地的比喻说出来。就像我爷爷常念叨的"千招会不如一招绝",虽然用词不同,道理却是相通的。时代在变,但有些道理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最后唠句实在话,咱们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最缺的反而是这种"断木掘地"的警示。你看那些真正做成事的,哪个不是死磕一个领域?就像老话说的"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个理儿啊,放今天照样管用。您品,您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