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o
  • l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o luó dǎ gǔ

成语解释:①谓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欢庆的场面

繁体字形:敲鑼打皷

英文翻译:beat gongs and sound drums

敲锣打鼓的意思

敲: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敲门。敲锣打鼓。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锣:击乐器。铜制,似盘。一般有提手,用槌击奏。形制多样,如大锣、小锣、堂锣、云锣等。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成语评论

敲锣打鼓”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字面看就是敲锣又打鼓,实际用来形容大张旗鼓造声势。比如村里要修桥,村长带着人一路敲锣打鼓通知各家各户,这热闹劲儿立马传遍全村。

那这成语只能用在好事上吗?不一定!比如小王刚升职就在朋友圈敲锣打鼓炫耀,结果同事觉得他太嘚瑟。这说明用这词得看场合——热闹可以,显摆就变味了。

有人问:“现在都用手机通知,谁还敲锣打鼓啊?”其实这成语早不局限字面意思了。就像直播带货的主播们,动不动就搞倒计时喊“三二一”,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敲锣打鼓”吗?

个人觉得,现在这时代信息爆炸,光敲锣打鼓容易变噪音。去年社区搞垃圾分类宣传,先是在广场敲锣打鼓吸引人,接着用情景剧讲分类窍门,这样既有声势又有干货,效果比单纯喊口号强多了。

怎么避免“敲锣打鼓”变负面?关键看配套动作。就像开餐馆的,开业时敲锣打鼓搞半价,但要是菜品难吃,再热闹也没回头客。所以啊,造势归造势,真本事还得跟上。

最后提醒一句:敲锣打鼓就像做菜的盐,放对了提鲜,放多了齁嗓子。下次想搞大动静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锣鼓声过后,别人能记住的是热闹还是内容?

敲锣打鼓的造句

  1. 造句 农民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庆丰收。
  2. 造句 大家敲锣打鼓,迎接凯旋的奥运健儿。
  3. 造句 新学期开学了,同学们敲锣打鼓迎接新生。
  4. 造句 记得那天送喜报的队伍敲锣打鼓的来到我家,爸爸接过喜报,哇的哭了,街坊都以为我爸高兴的,谁知道他是看见那喜报上的:学费:一万元。
  5. 造句 同学们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庆祝教学大楼的落成。
  6. 造句 人们敲锣打鼓披红挂绿地欢送他们这批光荣参军的小伙子。
  7. 造句 万马奔腾新年到,敲锣打鼓踩高跷。炮竹声声歌声嘹,喜迎马年欢声闹。一马当先财源到,马到成功事业耀。祝你马年幸福灿,福如东海寿南山。愿马年吉祥!
  8. 造句 敲锣打鼓新年到,快乐雪花满天飞,福星照耀祝福来,真诚问候对你笑,愿你事业红火钞票多,一路唱响健康歌,好运旺旺幸福至,快乐吉祥又安康!
  9. 造句 敲锣打鼓真热闹,鞭炮响过满地红,身背娇妻入酒宴,宾朋满座喜气浓,前看后看没见你,着急又把信息发,兄弟快来喝喜酒,有你喜宴才放光。
  10. 造句 敲锣打鼓庆羊年,欢歌劲舞扬九天。大街小巷起翩舞,人欢羊叫喜乐天添。举杯庆贺不夜天,祝福短信暖心间。心潮澎拜欢笑颜,愿你羊年福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