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àn mǎ xiū niú
成语解释:《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成语出处:《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战后
繁体字形:散馬休牛
英文翻译:Sanma xiuniu
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休:[xiū]1.歇息:休整。休假。休闲。离休。2.停止:休业。3.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休妻。5.不要:休想。休提。6.吉庆,美善,福禄:休咎(吉凶)。7.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休。8.辞去官职:休官。[xǔ]同“煦”,温和,温暖。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说到"散马休牛"这个成语,你可能会疑惑:这跟马和牛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原意是说把战马放归南山,让耕牛回到田间,比喻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生产。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都传递着休养生息的意思。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王开公司经历了三年激烈市场竞争,最近决定暂停扩张计划。他跟团队说:"咱们也该'散马休牛'了,先把现有客户服务好,让团队休整充电。"这里既用成语表达了战略调整,又暗含蓄势待发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放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其实换个角度看,现代人更需要这种智慧。就像手机需要定期关机维护,我们也要学会在快节奏生活中按下暂停键。朋友老张最近推掉周末加班,带家人去郊外露营,这不正是给生活"散马休牛"的好例子吗?
从个人经验看,我发现很多人把"不停奋斗"当成美德,却忘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张弛有度"的智慧。就像农民懂得轮作休耕,职场人也需要阶段性的休整。去年我连续工作11个月后,专门休了半个月假,回来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反而更清晰了。
值得思考的是,这个成语教会我们把握节奏的重要性。战马需要休养才能保持战斗力,耕牛歇够了才能更好劳作。现代社会虽然不用真去放牧,但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奋斗与沉淀的节奏,或许就是这个古老智慧给我们的现代启示。
下次当你感觉疲惫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是在教我们躺平,而是提醒要像老农那样懂得时节——该播种时全力投入,该收割时及时收获,寒冬来临时,也要懂得让土地和人都好好休养。这种循环往复的智慧,或许正是快节奏时代我们最需要补上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