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àn zhèn tóu cháo
成语解释:谓群鸟分散,各投窠巢。
成语出处: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醉客散了,如同散阵投巢的乌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鸟类
繁体字形:散陣投巢
英文翻译:Scattered to the nest
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阵:1.古代交战时布置的战斗队列。现也指作战时的兵力部署:背水为阵。严阵以待。2.泛指战场:上阵杀敌。3.指一段时间:这一阵他更忙。4.量词。用于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一阵掌声。下了几阵雨。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巢:1.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鸟巢。蜂巢。2.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匪巢。倾巢出动。3.姓。
你听说过“散阵投巢”这个成语吗?它原本形容鸟群在飞行中暂时分散,但最终仍会回到自己的巢穴。比如:“公司业务调整后,团队像散阵投巢一样分头探索新方向,半年后又聚在一起整合成果。”这里的“分散”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灵活地应对挑战。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各奔东西”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投巢”二字。比如一场同学会,大家毕业后去了不同城市,但每年春节仍约定回家乡相聚——这不只是分散后的偶然碰面,而是带着明确归属感的主动回归。就像大雁南飞时暂时分开觅食,但最终会回到同一片湿地。
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个概念?想象一个创业团队:前期成员各自负责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融资谈判,看似各忙各的,但每周固定时间视频会议同步进展。这种“分散行动+定期聚合”的模式,既保持了灵活性,又避免了彻底失联的风险。正如老张说的:“我们像蒲公英种子随风散开,但根还扎在同一块土地里。”
现代人常担心“散”容易“聚”难。观察地铁通勤族就能发现:早高峰时人群从各个社区涌向市中心,晚高峰又如潮水退回居住区。这种规律性的分散与聚合,恰恰构成了城市运行的呼吸节奏。或许我们应该少些对“分散”的焦虑,多些对“回归机制”的设计——就像风筝飞得再高,只要线轴在手,总能从容收回。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疫情期间远程办公普及,反而让更多人意识到定期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性。有个设计师团队每月固定三天集体办公,其余时间自由安排。这种“弹性聚合”模式,既保留了独立创作空间,又通过定期碰撞激发新创意。就像海边的寄居蟹,偶尔回到共用的贝壳里交换资源。
下次当你需要协调多方资源时,不妨想想潮汐涨落的智慧。暂时的分散不是终点,而是为了积蓄回归的力量。就像古人观星,看似散乱的星辰,连起来才是指引方向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