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ù nán jiě wēi
成语解释: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捄難解危
英文翻译:Save the trouble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说到“救难解危”,很多人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出手相助,但现实中它更像一场“及时雨”。比如有人赶着去医院却打不到车,陌生人主动载他一程;团队项目卡壳时,同事熬夜帮忙改方案——这些看似普通的举动,不正是“救难解危”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专门用成语形容帮助他人?其实这个成语揭示了一个社会真相——人类天生需要互相支撑。去年郑州暴雨时,便利店老板打开店门让路人避雨,还分发矿泉水。这种“救难”行为不需要惊天动地,重要的是在关键节点给予支撑,就像给快散架的椅子钉上一颗螺丝钉。
现代社会的“救难解危”有了新形态。我注意到不少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发起救助,比如为山区孩子众筹冬衣,或者帮独居老人修水管。这种网络时代的互助模式,让帮助的半径从邻里扩展到千里之外。有人质疑这种“线上善举”不够真实,但试想:当求助信息发出5分钟就得到响应,谁能说这不是更高效的救危方式?
最近朋友公司遇到个案例:实习生误删重要数据,整个部门可能无法按时交差。当时有位工程师放下手头工作,带着实习生用数据恢复软件忙到凌晨三点。这个事件让我想到,职场中的“救难解危”往往带着温度——既保全了团队成果,又让新人感受到包容,比单纯追责更有建设性。
观察身边会发现,真正的“救难解危”常常润物无声。就像小区物业王师傅,总能在停电时第一个出现检查电路,在老人摔倒时小跑着去搀扶。这些持续性的微小援助,比偶发的壮举更能构建安全感。或许我们不必等待灾难来临,把帮助他人变成生活常态,才是这个成语给现代人最实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