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 liáo
  • zhù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ù liáo zhù xīn

成语解释:同“救火投薪”。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答越安抚书》:“名为息黥补劓,实则救燎助薪,宜人心之不服者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捄燎助薪

英文翻译:Help a prairie fire

救燎助薪的意思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燎:[liáo]延烧:烈火燎原。[liǎo]1.放火焚烧:燎荒(烧掉干枯的荒草)。燎虫子(烧死地上的害虫)。2.火焰烧(毛发等):离火远点儿,别燎了头发。

助:[zhù]1.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爱莫能助。2.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chú]古同“”,除去。

薪: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2.薪水:加薪。发薪。月薪。年薪。3.姓。

成语评论

救燎助薪”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字面意思是“救火的时候往火里添柴”,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实它比喻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比如有人为了缓解家庭矛盾而撒谎掩盖真相,结果谎言被拆穿时矛盾反而升级——这就是典型的“救燎助薪”。

自问自答:为什么会有人做出这种看似荒谬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出于急迫感。就像考试前通宵刷题反而导致第二天精神恍惚,或者公司为提升业绩强制员工加班,结果团队效率反而下降。人在压力下容易选择"见效快"的方式,却忽视了长期后果。

我曾在工作中见过这样的案例:某项目进度落后时,负责人要求全员每天提交万字工作报告。本意是督促大家,结果员工把80%的时间花在写报告上,实际工作进度反而更慢。这种"用形式主义对抗拖延症"的做法,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救燎助薪

当代生活中的新变体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也会陷入这种困境。比如孩子沉迷手机,家长直接没收设备引发激烈对抗。其实这就像往火堆里泼汽油——暂时的压制反而助长了叛逆情绪。更好的方式可能是设定合理的使用规则,同时陪伴孩子找到更有趣的线下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背后藏着人类的认知惯性。我们习惯于用线性思维解决问题:业绩差就加倍努力,失眠就吃安眠药,焦虑就疯狂购物。但现实中的因果关系往往像纠缠的毛线球,有时候停下脚步观察全局,比盲目行动更有价值。

有个有趣的观察:越是简单的系统,直接干预越有效;越是复杂的系统,越需要谨慎处理。就像调理亚健康状态,喝提神饮料是救燎助薪,调整作息饮食才是治本之策。这或许能给我们启发:面对问题时,先花十分钟判断系统的复杂程度,可能比立即行动更重要。

下次遇到棘手状况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的处理方式是在灭火,还是在给火堆添柴?这个简单的反思,或许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有时候克制干预的冲动,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救燎助薪"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