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 hán
  • chóng
  • q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ù hán mò rú chóng qiú

成语解释: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成语出处:汉 徐幹《中论 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捄寒莫如重裘

英文翻译:Saving the cold is like a heavy fur

救寒莫如重裘的意思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成语评论

救寒莫如重裘”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其实意思很简单:天冷了,与其急着生火取暖,不如直接穿件厚实的皮袄。比如有人感冒了却只喝热水,结果病情反复,这时候朋友提醒他:“救寒莫如重裘,你得赶紧吃药才能治本。”这个例子是不是瞬间让人明白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的核心到底想说什么?”其实它强调“抓住问题的根源”。比如公司业绩下滑,老板要求全员加班赶工,但真正的问题是产品设计过时。这时候有员工提出:“救寒莫如重裘,我们应该先升级产品线。”你看,表面功夫治标,深层方案才能治本。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总有人抱怨“工作太累”,于是拼命喝咖啡提神,结果越喝身体越差。这时候用这个成语来劝解特别合适:“救寒莫如重裘,不如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这种思维方式能帮我们跳出“打补丁”的怪圈。

我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代人。现在大家总想找快速解决方案,比如用购物缓解焦虑、用美食填补空虚,其实都是“生火取暖”的套路。真正的“重裘”可能是培养兴趣爱好,或者建立深度人际关系。下次遇到问题时,不妨先问自己:我现在是在穿皮袄,还是在忙着添柴火?

工作中也常能看到有趣的现象。某个团队连续三个月冲刺KPI,所有人都累得人仰马翻。如果这时候有人说:“救寒莫如重裘,我们该重新梳理工作流程了。”这往往能点醒团队——与其拼命赶工,不如优化工作方法。就像冬天在漏风的屋里烧火炉,不如先把窗户修好。

下次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以试试这个思考模型:先区分症状和病因,再寻找“重裘式”解决方案。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报五个补习班可能不如先了解他的学习兴趣点。记住,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藏在问题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