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g
  • yán
  • gāo
  • lù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àng yán gāo lùn

成语解释: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成语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

繁体字形:放言高論

英文翻译:speak without restraint

放言高论的意思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成语评论

放言高论”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公司会议上,一位新入职的实习生对着行业趋势滔滔不绝,提出的方案却完全脱离公司实际业务。领导笑着打断他:“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放言高论之前,先看看咱们仓库积压的库存吧。”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放言高论是贬义吗?其实这个成语本身不带绝对褒贬,关键看说话的内容和场合。比如在创意脑暴会上,有人跳出常规框架提出天马行空的设想,同事反而会鼓励:“尽管放言高论,咱们先把可能性铺开再说!”

有个真实案例很有意思。某次社区改造听证会上,退休教师王大爷用半小时阐述“建立社区量子物理实验室”的提案,居民们听得云里雾里。事后他坦言:“我知道这提议不现实,但放言高论至少能引发大家对科学教育的关注。”这个例子恰好说明,高谈阔论有时能成为打破思维定式的敲门砖。

那么如何避免空谈误事呢?个人观察发现,有效的放言高论需要“双轨思维”:既要保持表达的热情,又要建立落地的锚点。就像建筑师设计概念图时,可以畅想未来城市的模样,但图纸边缘总会标注具体的承重数据和材料参数。

职场中常见这样的场景:两位同事午休时争论“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一个引经据典预测技术奇点,另一个搬出制造业案例反驳。这种看似放言高论的辩论,如果双方保持开放心态,反而能碰撞出跨领域的灵感火花。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我们在专业领域深耕后,放言高论反而会变得谨慎。就像老茶农谈起茶叶种植,可能不会大谈“茶文化征服世界”,而是具体分析土壤酸碱度对茶树的影响。这种转变印证了古人说的“水深流缓,人贵语迟”,但偶尔跳出框架的讨论,仍是推动创新的催化剂。

下次听到有人高谈阔论时,不妨先放下“不切实际”的评判。或许那些看似飘在空中的话语里,正藏着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关键就像放风筝,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线,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轴。

放言高论的造句

  1. 造句 忍一分晴空万里,让三分放言高论。
  2. 造句 从他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喜好这位爱放言高论的天赋。
  3. 造句 智商较为发达的阴谋家于是可以通过故意的放言高论欺世盗名,比如终南山道士。
  4. 造句 流风所及,文学史论著也都喜欢洋洋洒洒,放言高论。
  5. 造句 陆晓凯对古代遇事弹纠、放言高论的言官甚是喜欢。
  6. 造句 但孙本初又忽生警觉,初次拜见抚台,这样子放言高论,不管话说得对不对,总会让入觉得他浮浅狂妄,所以有些失悔。
  7. 造句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出仕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实际业绩,而是以讲学结社,放言高论,犯颜敢谏,“直声名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