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hǔ yí huàn
成语解释: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留祸根
繁体字形:放虎遺患
英文翻译:appeasement brings disaster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患: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哎哟,你瞅瞅这成语“放虎遗患”,表面意思是放了老虎会留祸患,但实际说的可是“心软一时,后悔一世”的道理。比方说,张三发现公司里有人偷数据,想着“算了,给次机会”,结果这人转头把机密卖给了竞争对手——这不就是典型的放虎遗患吗?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为啥非得较真呢?宽容点不好吗?”(自问自答环节来咯!)咱举个历史例子: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看起来像是反复“放虎”,但人家每次都有后手控制局面。而普通人要是学这招,搞不好就成了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重演。说白了,关键得看自己有没有“拴住老虎的绳子”。
说个接地气的场景:家里发现白蚁啃木头,要是光喷点杀虫剂糊弄事儿,过半年整个房梁都得遭殃。这不就跟工作中拖延处理小问题一个道理么?嘿,您别说,这种“小事变大事”的连锁反应,生活中可太常见了。
我个人觉着啊,现代社会讲究效率,但有些事还真得“快刀斩乱麻”。就像处理过期食品,您要是总想着“明天再扔”,保不齐哪天全家吃坏肚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这成语,比如教育孩子犯错,该给机会还是得给,重点在于把握好“管教”和“纵容”的分寸。
下次遇到需要做决断的事儿,不妨多琢磨琢磨:眼前这个“老虎”,到底是能驯服的猫,还是真会吃人的猛兽?毕竟老祖宗留下这成语,可不是让咱当铁石心肠的人,而是提醒大伙儿——该出手时别手软,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