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i zhé yì tú
成语解释: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
成语出处:宋 杨夔《复宫阙后上执政书》:“前车已覆,后车岂可蹑而行之,固当改辙易途,以取其不倾不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行为等
繁体字形:改轍易途
英文翻译:A change of course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辙: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途:1.道路:路途。旅途。长途。道听途说。半途而废。用途。2.姓。
“改辙易途”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原本走这条路,现在换条路走。它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问题时主动调整方向,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比如,有人原本想考公务员,但备考多年未果,后来改行做自媒体反而风生水起——这就是典型的“改辙易途”。
为什么人们需要改辙易途?核心问题其实在于“变通的价值”。假设你开车遇到塌方,导航一直叫你“直行”,你会坚持等路修好,还是绕道而行?生活中的困境就像塌方的道路,与其困在原地抱怨,不如主动寻找新路径。比如某手机品牌早年做按键机,后来发现触屏趋势后迅速转型,最终成为行业标杆。这种灵活调整的策略,本质上就是商业领域的改辙易途。
有人担心改变方向等于承认失败,这其实是误解。个人认为,改辙易途更像是对环境的动态适应。就像河流遇到岩石会改道,但依然奔流向海。我认识的设计师朋友,疫情期间线下业务停滞,转做线上课程反而打开了全国市场。这种转变不是妥协,而是用新方法实现原有目标。
改辙易途需要什么条件?首先是对现状的清醒认知。当发现原有方法效率低下时,及时喊停比盲目坚持更重要。其次是敢于试错的勇气。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不可能一次写对,总要反复修改路径。某知名火锅连锁曾尝试外卖服务,初期亏损但坚持迭代模式,最终开辟出餐饮新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改辙易途不等于随意跳槽或频繁换目标。它强调基于理性判断的战略调整。好比登山者根据天气变化选择不同攀登路线,但山顶方向始终不变。现代职场中,很多人从技术岗转向管理岗,表面看是职业转向,实质是能力维度的拓展,这正是改辙易途的智慧体现。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成功改辙易途的人往往具备两个特质: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行动力。当直播电商兴起时,有些实体店主连夜学习短视频拍摄,三个月实现线上反超。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在变化加速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或许,真正的稳定不是固守旧路,而是保持随时转向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