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i
  • d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i qǔ yì diào

成语解释: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等

繁体字形:改麯易調

英文翻译:Change tune

改曲易调的意思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曲:[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成语评论

改曲易调”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改变曲调和音调”,但它的内涵远不止音乐领域。比如,一家传统企业想转型做线上业务,老板说:“咱们得改曲易调,不能总守着老方法了。”这时候,成语就从“换首歌”变成了“换种思路”。

有人可能会问:改曲易调不就是彻底推翻过去吗?其实不然。比如某知名奶茶品牌,既保留经典产品,又推出低糖版和季节限定款,这就是典型的“曲调微调”。就像我们手机系统升级,界面变好看了但操作逻辑没变,既新鲜又不用重新学。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朋友原先每天跑步5公里,后来膝盖受伤改成游泳,还打趣说:“这叫改曲易调式养生。”这种灵活调整,既保住了健康目标,又避免了硬碰硬受伤。就像做菜时发现缺调料,用相似的替代品反而创造出新味道。

但要注意,改曲易调不等于无底线妥协。有个服装品牌为了追潮流,把标志性设计全改了,结果老客户集体抗议。这提醒我们:调子可以变,但主旋律不能丢。就像翻唱经典歌曲,可以加电音可以改节奏,但要是把《茉莉花》改成摇滚版还去掉所有中国风元素,那可能就变味了。

现代人常说“拥抱变化”,其实和改曲易调异曲同工。我见过最妙的案例是社区菜场改造成智慧超市:摊位变成自助货架,但保留了大爷大妈的导购服务。既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又留住了人情味。这种改变就像给旧房子装智能家居,骨架还在,但住得更舒服了。

说到底,改曲易调的核心是“变与不变的平衡”。它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更像是调节音量旋钮——重点在于找到最适合当下的“声量”。就像我们既需要手机支付带来的便利,也会在重要节日手写贺卡。这种灵活切换的能力,或许才是应对时代变迁的最佳策略。

"改曲易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