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i
  • è
  • xíng
  • sh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i è xíng shàn

成语解释: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成语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行善,速登神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重新做好人

繁体字形:改惡行善

英文翻译:remove the evil and follow the good

改恶行善的意思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成语评论

提到“改恶行善”,很多人会想到“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成语。比如老张年轻时沉迷赌博,欠下一屁股债,后来痛定思痛开了一家早餐店,现在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经常给社区老人送免费包子。这种转变为什么让人敬佩?因为它证明了人完全有能力突破过去的局限,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轨迹。

有人可能会问:“改恶行善是突然的顿悟还是长期积累?”观察现实案例会发现,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快速转变更多存在于故事里。真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是“滴水穿石”式的渐进改变。比如邻居王叔戒烟,从每天两包减到半包花了整整两年,期间反复失败十几次,但最终成功。这说明持续的小进步比戏剧化的突变更有现实意义。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改恶行善的可能性?”成语“近朱者赤”给出了答案。某公益组织曾跟踪调查刑满释放人员,发现加入技能培训小组的人再犯罪率比对照组低73%。这让我想到,与其苛责犯错者“本性难移”,不如创造更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支持系统。善意土壤的存在,能让改变更容易生根发芽。

个人认为,“改恶行善”最大的魅力在于打破标签化认知。就像“破茧成蝶”这个意象,没有人会因为毛毛虫啃过树叶就否定它化蝶后的美丽。去年在菜市场遇到曾经的诈骗犯老李,他现在成了反诈宣传志愿者。当他把防骗手册递给我时,眼神里的诚恳完全覆盖了过去的阴影。这种蜕变过程本身,就是人性韧性的最佳注脚。

值得注意的是,改恶行善不等于“洗白”。用“刮骨疗毒”来比喻可能更贴切——既要果断切除腐坏部分,又要忍受疗愈的阵痛。就像某食品厂老板在发现添加剂超标后,宁可承担巨额损失也要召回全部产品,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往往比简单的“做好事”需要更大勇气。改变的本质,是对自身价值观的重新校准。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改恶行善过程中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发生在“被需要”的瞬间。小区里曾有偷车惯犯小周,有天下雨时主动帮忘记锁车的大妈盖上雨衣。这个微小举动成为转折点,后来他在修车行找到了正经工作。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具备给予的能力时,善意的种子才算真正开始生长。这或许就是“改恶行善”最本质的驱动力。

"改恶行善"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