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i
  • míng
  • x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i míng yì xìng

成语解释: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成语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人莫之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改变名字

繁体字形:改名易姓

英文翻译:change one 's name

改名易姓的意思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姓:1.表明家族的字:姓名。贵姓。2.姓是…;以…为姓:你姓什么?。他姓张,不姓王。3.姓。

成语评论

改名易姓”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比如《史记》里提到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变名易姓”隐居经商,成了富甲一方的陶朱公。这就像今天有人突然关掉朋友圈、换个微信名重新开始,不过古人玩得更彻底——连户口本上的名字都改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要改名换姓?其实这和现代人改网名逻辑差不多。比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提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虽然没直接改名,但把书稿藏起来的行为,和“隐姓埋名”保护心血的心态异曲同工。就像现在程序员把开源项目匿名上传,怕被老板发现搞副业。

不过换个角度看,改名易姓也不全是无奈之举。金庸小说里的黄药师外号“东邪”,本名反而不为人知,这种主动塑造人设的操作,放在今天就像网红起艺名——比如“papi酱”本名几乎没人记得,但江湖地位照样稳固。可见名字只是个符号,关键看你怎么用它。

现实中改名易姓的案例更耐人寻味。有个朋友在广告公司工作,每次跳槽就改英文名,说是“职场断舍离”。这让我想到古代僧人出家时取的“法号”,本质上都是通过改名实现身份转换。不过现在有些公司要求员工用真名,这种操作怕是要碰壁。

说到底,名字就像衣服,合身最重要。有人穿着祖传的“名字外套”自在,有人非要订制才舒服。就像《千与千寻》里汤婆婆靠夺走名字控制人,现代社会虽然不会魔法,但过度依赖某个身份标签,也可能困住自己。所以问题来了:你的名字,是铠甲还是枷锁?

改名易姓的造句

  1. 造句 商道清叹服她的来历和识见,为了行事方便,便改名易姓,对外以兄妹相称。
  2. 造句 你们可知道这对兄弟在寒雁城长大,却为什么要改名易姓么?
  3. 造句 为了躲避仇人的追杀,他不得不改名换姓,隐居在一个小镇上。也作“改名易姓”、“改姓更名”。
  4. 造句 这么巧她也姓夏?不会这就是夏皓的娘子吧?他娘子进入被卖进窑子之后,对他日思夜想,便改名易姓唤作夏。
  5. 造句 要知道现在的吕布还不是日后的三姓家奴,虽然义子的身份不用改名易姓,但同样也是为人子。
  6. 造句 姓,令人闻风丧胆,出来行走之人为之荣耀,根本不可能改名易姓,自立门庭。
  7. 造句 公元前283年,齐国发生淖齿杀王之乱时,齐王的儿子田法章改名易姓躲到莒地太史敫家做雇工。

"改名易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