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ōu
  • l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ōu luó bà gǔ

成语解释: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骨肉团聚,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活动等

繁体字形:収鑼罷皷

英文翻译:Stop beating the drum

收锣罢鼓的意思

收: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收拾。收藏。收集。收篷。衣裳收进来了没有?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收回。收复。收税。没收。收归国有。3.获得(经济利益):收入。收益。收支。4.收获;收割:收成。秋收。麦收。今年早稻收得多。5.接;接受;容纳:收报。收留。收容。收礼物。收徒弟。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收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7.逮捕;拘禁:收监。8.结束;停止(工作):收工。收操。收场。

锣:击乐器。铜制,似盘。一般有提手,用槌击奏。形制多样,如大锣、小锣、堂锣、云锣等。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罢:[bà]1.停,歇:罢休。罢工。罢课。罢市。罢论(打消了打算)。罢笔(停止写作)。2.免去,解除:罢免。罢官。罢职。罢黜。3.完了,毕:吃罢饭。[pí]古同“”,累。[ba]同“”。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成语评论

收锣罢鼓”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咱们先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周末社区举办文艺汇演,原本计划晚上十点结束,结果观众热情高涨,演员们又多演了半小时。眼看时间太晚,主持人拿起话筒说:“感谢大家的热情,但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咱们今天就收锣罢鼓吧!”话音刚落,工作人员就开始收拾道具,观众也笑着散场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收锣罢鼓”形容结束?其实这和传统戏曲表演有关。旧时戏班子开场要敲锣打鼓造声势,结束时自然要收起这些响器。如今这个成语更多用来比喻“及时停止某项活动”,既保留了传统意象,又多了几分点到为止的智慧。

再看个职场场景:产品部连续加班三个月赶项目,终于到了上线阶段。部门经理在晨会上说:“咱们这周收锣罢鼓,让系统先跑起来,有问题再迭代。”这句话既肯定了团队付出,又避免了“没完没了修改”的陷阱。有意思的是,这种叫停反而常能激发后续创新——就像农田需要休耕才能保持肥力。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半途而废”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权掌握在谁手里。主动收锣罢鼓是战略调整,就像画家留白;被迫停止才是遗憾。比如备考族小张,复习三个月后意识到更适合实操型工作,果断转学技术课程,后来在职业赛道如鱼得水,这就是明智的“撤退艺术”。

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短视频平台开始流行“强制休息提醒”。创作者连续直播四小时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该收锣罢鼓啦”的提示,反而让观众更期待下次直播。这或许印证了老话“少吃多滋味”——适时的暂停,往往比无休止的延续更有生命力。

说到底,收锣罢鼓不是终点,而是节奏的转换键。就像交响乐团的休止符,看似无声却让旋律更动人。在这个推崇“持续输出”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种“主动暂停”的智慧,毕竟,懂得何时放下鼓槌的人,才能敲出更动人的下一章。

"收锣罢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