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ān
  • huā
  • wèn
  • li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ān huā wèn liǔ

成语解释:见“攀花折柳”。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男子狎妓

繁体字形:攀蘤問桺

英文翻译:break off flowers and willows

攀花问柳的意思

攀:1.抓住东西向上爬:攀登。攀树。攀着绳子往上爬。2.用手拉;抓住:攀折。攀缘。3.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攀龙附凤。攀上了一门好亲戚。4.设法接触;牵扯:攀谈。攀扯。攀供。你自己的事儿,别总攀着别人。5.姓。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问: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问。问事处。不懂就问。答非所问。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好。问候。3.审讯;追究:审问。问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4.管;干预:过问。不闻不问。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问他借两本书。6.姓。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成语评论

攀花问柳”这个成语,乍一听像在描述赏花看柳的闲情逸致,但它的实际含义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攀花问柳”常用来比喻人沉溺于声色场所,尤其是男性与风月之事挂钩的行为。

举个例子:老张最近工作压力大,同事调侃他“别总想着攀花问柳,不如周末去爬山放松”。这里的“攀花问柳”显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提醒他别把精力放在不恰当的人际交往上。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委婉表达,又点出了行为的不妥之处。

你可能想问:现在社会更开放了,这个成语还适用吗?其实,语言的演变往往慢于现实变化。如今,“攀花问柳”更多用于警示过度追求享乐的场景。比如在职场剧中,上司告诫下属:“项目紧要关头,可别学那些攀花问柳的做派”,这里强调的是专注与自律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依然存在,但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当代人更注重健康的人际关系,与其用道德批判的眼光看待,不如将“攀花问柳”视为提醒:任何关系都应建立在尊重与责任的基础上。就像朋友间开玩笑说“少去攀花问柳,多陪家人吃饭”,本质是倡导生活重心的平衡。

有趣的是,有些作家会刻意打破成语的负面印象。比如在小说里写:“他退休后沉迷侍弄花草,妻子笑他是‘攀花问柳专业户’”。这种反差用法既保留了语言趣味,又赋予成语新的解读空间。你看,同一个表达,放在不同语境里,竟能传递截然不同的情绪。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的意义也会随着使用场景改变。当我们谈论“攀花问柳”时,真正讨论的是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把握人际交往的尺度与边界。或许这才是这个古老成语带给现代人最实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