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g tiān yù zhù
成语解释:支撑天的柱子。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驾海金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肩负重任的人
繁体字形:擎天玉柱
英文翻译:Optimus Prime
擎:往上托;举:众擎易举。高擎着红旗。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柱:1.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2.像柱子的东西:冰柱。水柱。
“擎天玉柱”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仙侠小说的味道?其实它最早用来形容那些能够撑起大局、扛住压力的关键人物。举个栗子:某公司遭遇重大危机时,董事长亲自出马稳定团队,这时候员工感叹:“他真是咱们公司的擎天玉柱啊!”
为什么用“玉柱”来比喻?这得从古人认知说起。在传统建筑中,立柱是房屋的承重核心,而玉石象征贵重稳固,组合起来既体现重要性又暗含赞美。就像现代人说“团队顶梁柱”,其实异曲同工。
来看个历史场景:明朝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主持疏通大运河。当时河道淤塞影响漕运,他带着工匠日夜赶工,最终保障了南北物资流通。百姓私下议论:“宋尚书就是朝廷的擎天玉柱。”这个例子既符合成语本意,又展现了具体情境中的担当精神。
现代职场中如何体现?市场部经理小王在项目连续失败后,主动优化流程、重振士气,三个月扭亏为盈。同事们在庆功宴上举杯:“关键时刻还得靠王经理这根擎天柱!”这里巧妙替换“玉”字,既保留成语精髓又更接地气。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家庭场景也能活学活用。张阿姨的丈夫突发重病,她既要照顾病人又要供女儿读研,邻居们都说:“张家现在全靠她这根擎天玉柱撑着。”这种用法跳出了传统语境,反而更凸显普通人的坚韧力量。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对“擎天玉柱”的理解可以更开放。以前多指位高权重者,现在每个在自身领域专注耕耘的人,比如坚持二十年的社区医生、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官,都在用不同方式诠释这个成语的当代价值。这种认知转变,恰恰反映了社会对个体价值的重新定义。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AI开始承担更多决策任务,未来“擎天玉柱”会不会用来形容智能系统?这或许是个值得观察的语言演变方向。无论如何,核心内涵始终未变——那些在关键位置发挥关键作用的存在,永远值得被看见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