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uī huǐ kuò qīng
成语解释:摧毁:彻底破坏;廓清:肃清。攻破敌阵,并加以扫荡。比喻彻底破处,肃清积弊或陈言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洋八股和洋教条在全国许多人中间的影响,也就不能进行有力的斗争,也就达不到加以摧毁廓清的目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摧毁廓清
英文翻译:defeat and completely wipe out
摧:折断;破坏:摧折。摧毁。无坚不摧。
毁:1.破坏;糟蹋:毁灭。销毁。好好儿的一本书,让你给毁了。2.烧掉:烧毁。焚毁。3.说别人坏话;诽谤:毁誉。诋毁。4.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用一件大褂给孩子毁两条裤子。5.姓。
廓:1.空阔:寥廓。廓落(空阔寂静的样子)。2.清除:廓清。3.物体的周围:轮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摧毁廓清”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杀气腾腾对吧?不过别紧张,这词儿其实挺有意思的。先举个栗子:公司里有个项目乱成一锅粥,负责人老王一拍桌子说:“咱们得先摧毁廓清,把流程理清楚再推进!”你品,这话是不是瞬间让人感觉思路清晰了?说白了,摧毁的不是物理上的东西,而是那些拖后腿的混乱因素。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摧毁和廓清明明是反义词,放一块儿不矛盾吗?”哈哈,这就是汉语的妙处啦!这成语就像拿铲子先挖掉杂草(摧毁),再整平土地(廓清),两步走才能腾出空间干大事。比如家里装修,不拆旧墙皮咋刷新漆?你懂的,破旧才能立新嘛!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真实故事。去年邻居张姐开奶茶店,菜单上啥都想卖,结果顾客挑花眼反而销量差。后来她咬牙砍掉20个单品,专注做招牌款,营业额蹭蹭涨。这不就是典型的“摧毁廓清”思维吗?有时候做减法比加法更需要勇气。
话说回来,这成语跟“快刀斩乱麻”有啥区别呢?个人觉得前者更强调系统性——不是单纯切断乱麻,而是边清理边重建。就像程序员处理烂代码,不能直接删库跑路,得边重构边测试。这种辩证思维在现代社会特别实用,毕竟现在的问题很少有非黑即白的嘛。
突然想到个有趣的现象:为啥古人用“廓清”不用“清扫”?仔细琢磨,“廓”字带点空旷辽阔的意境,比单纯打扫更有格局感。就像收拾房间,不仅要擦桌子,还得考虑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这种从整体入手的智慧,放在今天管理项目或者规划人生都挺适用。
最后唠叨两句个人观点:很多人遇到问题总想着“再加把劲”,其实不妨试试“先拆解再重建”。就像玩拼图,乱糟糟的时候把碎片全摊开(摧毁),反而更容易找到正确拼法(廓清)。生活嘛,有时候停步整理比埋头猛冲更重要,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