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ōu suǒ shèn wèi
成语解释:形容竭力思索。指构思诗文。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序》:“苦心竭思,搜索肾胃,如与世士出寄作新,夸多而斗捷,以角一时之名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繁体字形:搜索腎胃
英文翻译:Search for kidney and stomach
搜:1.寻找:搜集。搜罗。搜求。2.搜查:搜身。搜腰。搜捕。什么也没搜着。
索: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索。绳索。麻索。绞索。铁索桥。2.姓。3.搜寻;寻找:搜索。遍索不得。4.要;取:索取。索还。索价。5.孤单:离群索居。6.寂寞;没有意味:索然。
肾:1.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形如蚕豆,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表面有纤维组织构成的薄膜,有血管从内缘通入肾内。血液流过时,血内的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代谢物质被肾吸收,分解后形成尿,经输尿管输出。也叫肾脏。2.中医指外肾,即男人的睾丸。
胃:1.人和高等动物消化器官之一。上连食管,下连十二指肠。成人胃半充满时,容量为1—3升。长度20—25厘米。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有人问:“中医常提到的‘肾胃’到底有多重要?”其实,成语中虽没有直接包含“肾胃”二字的表达,但许多俗语和典故都暗含这两大器官的关联。比如“病从口入”,看似讲饮食卫生,实际也点出胃作为消化核心的地位——吃错东西,胃先遭殃;胃不健康,全身能量供应都会受影响。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说肾像身体的‘电池’?”成语“精疲力尽”中的“精”字,正对应中医理论中肾藏精的功能。好比手机没电会关机,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会消耗肾精,出现腰酸乏力等症状。曾有位程序员朋友连续加班后耳鸣目眩,老中医把脉后只说:“该给肾充充电了。”这比喻让人瞬间理解抽象概念。
现代人常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养生误区。有人为减肥不吃主食,结果胃痛频发;有人猛吃保健品补肾,却忽略脾胃吸收能力。这让我想到“本末倒置”这个成语——养护身体就像栽培植物,既要给根系(肾)蓄能,也要保证土壤(胃)养分,二者失衡就会事倍功半。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老一辈说“吃饭七分饱”不仅是养胃智慧,间接也在护肾。当人暴饮暴食时,脾胃超负荷运转产生的代谢废物,最终都要靠肾脏过滤排出。这就像城市排水系统,若上游(胃)不断倾倒垃圾,下游(肾)的处理厂迟早不堪重负。
观察办公室养生达人的保温杯,常见枸杞配山药片的组合。这恰好暗合“先天后天相互滋养”的中医理念——枸杞补肾精,山药健脾胃。他们未必深谙医理,却用行动印证了成语“相辅相成”的智慧:肾为先天之本,胃为后天之本,两者协同工作才能筑牢健康根基。
记得有位老中医说过:“养生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与其纠结某个器官的养护,不如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这些基础习惯。就像成语“水到渠成”描述的那样,当身体各系统运转顺畅时,肾胃自然能在良性循环中维持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