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í pái zhí jǐ
成语解释:牌:古代兵器盾;戟:古代兵器。形容身份低微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提牌執戟
英文翻译:Carrying the brand and holding the halberd
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3.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5.率领,调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货。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师帅执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备。[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牌:1.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2.凭证:金牌。银牌。腰牌。3.产品的商标:名牌货。4.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牌。挡箭牌。5.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牌。扑克牌。麻将牌。6.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牌位。7.词曲的调名:词牌。曲牌。牌子曲。
执:1.拿着;掌握:执笔。执政。2.坚持;固执:执意不肯。3.捉住:被执。4.凭证;单据:执照。回执。5.执行:执法施令。6.交谊深厚、志趣相同的朋友:执友。父执。
戟:1.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2.刺激
“提牌执戟”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但它的意思其实更偏向“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应对挑战”。比如有人问:“这个项目风险很大,咱们能行吗?”你大可回一句:“提牌执戟,咱们早就把预案做了三套,怕什么?”这里的“牌”是策略,“戟”是行动力,合起来就是既有计划又能落地。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用“提牌执戟”而不用“未雨绸缪”?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公司年会要搞直播,小王主动说:“这次我来提牌执戟吧,设备调试、流程设计、应急预案我都包了。”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愿意负责,还暗示他既有方案(牌)又有执行力(戟),比单纯说“提前准备”更有画面感。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朋友要开奶茶店,你劝他别冲动:“开店不是租个门面就完事了,得先提牌执戟——市场调研做了吗?供应链打通了吗?应急预案想过吗?”这时候成语就成了善意提醒的利器,既点出准备的重要性,又不显得说教。
这里藏着个有趣的现象:现代人用“提牌执戟”时,常会无意识地把“牌”理解为现代社会的规则体系。比如新员工培训时,主管说:“在咱们行业,既要懂政策法规这些明牌,也要会处理突发状况这类暗戟。”这种与时俱进的解读,反而让老成语焕发了新生命。
有个误区要注意:别把这个词和“纸上谈兵”搞混了。前者强调准备+行动,后者光说不练。比如健身教练说:“别光买运动装备,得提牌执戟——训练计划贴在墙上,每天准时来打卡。”这就把成语用在了督促执行的场景,比单纯说“要坚持”更有力度。
我观察到一个趋势:年轻职场人越来越喜欢用这类具象化的成语。可能因为数字时代的信息过载,反而让形象化的表达更容易被记住。就像00后实习生说的:“实习期就是提牌执戟的三个月,既要背熟员工手册(牌),又要学会处理客诉(戟)。”这种说法既鲜活又带点幽默感。
说到底,“提牌执戟”能流传千年,核心在于它抓住了人类社会的永恒课题——如何在变化中把握主动权。下次遇到需要统筹规划的事情时,不妨试试这个词,既显得有文化底蕴,又能准确传递“谋定而后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