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í lǐ dù shì
成语解释: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分析局势
繁体字形:揆理度勢
英文翻译:Coquettish reasoning
揆:1.估量;揣测:揆度(duó)。2.道理;准则:其揆一也(其道理是一样的)。3.掌握;管理。后因称宰相、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以揆百事。阁揆。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揆理度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分析道理、权衡形势,再做出判断。比如,一个创业团队在推出新产品前,如果仔细研究市场需求、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再结合自身资源制定策略,这就叫“揆理度势”。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决策有什么不同?关键在“揆”和“度”这两个动作——不仅要分析(揆)背后的逻辑,还要衡量(度)实际环境的影响。比如公司想开拓海外市场,光看数据报告还不够,还要考虑当地文化差异和政策风险,这种多维度的思考才是“揆理度势”的核心。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王想转行做自媒体,他没有盲目辞职,而是先花三个月调研平台规则、测试内容方向,同时攒够半年生活费。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谨慎,他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不揆理度势的话,很可能变成炮灰。”这种理性与务实结合的态度,正是成语的精髓。
在我看来,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能力。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容易被碎片化内容带偏,比如盲目跟风炒股、冲动跳槽。如果能养成“揆理度势”的习惯——先理清事情的本质,再结合自身条件做选择,反而更容易抓住真正的机会。就像下棋,高手走一步看三步,普通人往往只看眼前。
下次遇到重要决定时,不妨停下来问自己:我是否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有没有考虑到隐藏的风险或机遇?用“揆理度势”的思维模式,或许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路。毕竟,明智的选择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源于对逻辑与现实的清醒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