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ī
  • lún
  • pě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ī lún pěng gū

成语解释: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告奠》:“生不能请功受赏,推轮捧毂,拜将登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推輪捧轂

英文翻译:Wheel and hub

推轮捧毂的意思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轮:1.轮子:车轮。齿轮儿。三轮摩托车。历史的巨轮。2.形状像轮子的东西:日轮。月轮。年轮。耳轮。3.轮船:江轮。油轮。轮渡。轮埠。4.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做事):轮换。轮班。轮值。轮训。一个人轮一天。你快准备好,马上轮到你了。5.a)多用于红日、明月等:一轮红日。一轮明月。b)(轮儿)用于循环的事物或动作:头轮影院。我大哥也属马,比我大一轮(即大十二岁)。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儿。

捧:1.用双手托:捧着花生米。双手捧住孩子的脸。2.用于能捧的东西:一捧枣儿。捧了两捧米。3.奉承人或代人吹嘘:捧场。你别再捧我了。

毂:[gū][毂辘](gū·lu)同“轱辘”。[gǔ]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

成语评论

推轮捧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陌生对吧?其实它描述的是众人齐心推动车轮、托住车轴的场景。举个具体例子:公司新项目启动会上,有人主动联系客户,有人熬夜改方案,连实习生都帮忙整理资料——这不正是大家“推轮捧毂”共同奋斗的画面吗?

这个成语到底用在哪儿最合适?我发现它特别适合需要突出集体协作的场合。比如乡村振兴项目中,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村民积极参与生产,三方形成的良性互动就是典型的“推轮捧毂”。这种表达比单纯说"团队合作"更有画面感,还能体现各环节的重要性。

有个有趣的观察:古代马车行进时,推轮的人保证车辆不偏离方向,捧毂的人确保车轴运转顺畅。这让我联想到现代企业中的分工——产品部门把控方向就像推轮者,技术团队维护系统稳定如同捧毂者。两者缺一不可,但现实中人们往往更关注“推轮”的导向作用,容易忽视“捧毂”的基础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有新的演绎。最近看到某科技公司的内部信,CEO将后勤保障团队比作“捧毂者”,特别表彰他们在疫情期间保障物资供应的贡献。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赋予其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推轮捧毂”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的活化石。它们可能不会出现在日常聊天中,但当我们需要精准描述多方协作的场景时,这些凝练的表达反而比长篇解释更有力量。就像拼乐高时找到那块关键连接件,瞬间让零散的积木块成为稳固的整体结构。

"推轮捧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