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àn náng wú qiè
成语解释: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 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探囊胠箧
英文翻译:A suitcase
探: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胠:1.腋下腰上的部位。2.从旁边打开:胠箧(指偷窃)。
箧:小箱子:书箧。藤箧。行箧。
你有没有想过,成语"探囊胠箧"到底在说什么?字面意思是伸手摸袋子、撬开箱子的偷盗行为,但现实中这个成语更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中走捷径的欲望。就像前阵子某公司员工用U盘拷走核心技术资料,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探囊取物"吗?
有人会问:"这成语和普通盗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探"和"胠"这两个动作——前者是试探摸索,后者是强行撬开,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犯罪链条。去年网络安全展上,专家演示的钓鱼邮件攻击,就是先用假链接"探囊",再用木马程序"胠箧"。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职场中的"拿来主义"。见过新人把前辈的方案改个封面就交差,这可比直接复制粘贴更危险——既窃取了成果,又破坏了团队信任。就像打开别人的保险柜,拿走的不仅是文件,还有职场立足的根本。
换个角度看,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守护的重要性。朋友公司最近升级了人脸识别门禁,他说:"以前总担心有人深夜来'探囊',现在总算能睡安稳觉了。"这种防护升级,不正是对"胠箧"行为的主动防御?
下次看到有人总想不劳而获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警示。它不只是千年前的盗窃场景,更是穿越时空的生存智慧——真正的价值永远需要双手创造,而不是伸手窃取。毕竟,撬开的箱子终会暴露,偷来的成就撑不过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