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i ào zòng héng
成语解释:排奡:矫健的样子。指诗文书画笔力矫健奔放,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清史稿·髡残传》:“道济排奡纵横,以奔放胜;髡残沉着痛快,以谨严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风格
繁体字形:排奡縱横
英文翻译:Row and row
排:[pái]1.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排队。排字。把椅子排成一行。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排。3.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连,下辖若干班。4.指排球运动:排坛。中国女排。5.用于成行列的东西:一排子弹。一排椅子。上下两排牙齿。6.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7.指扎(zā)成排的竹子或木头,便于放在水里运走。8.一种西式食品,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牛排。猪排。9.排演:彩排。这是一出新排的京剧。10.推;推开:排闼(tà)直入。排门而出。[pǎi]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把这双鞋排一排。
奡:1.同“傲”。2.〔排奡〕矫健有力。
纵:[zòng]1.放:纵虎归山。纵火。2.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3.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4.即使:纵然。纵使。纵令。5.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6.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7.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zǒng]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纵纵尔”。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排奡纵横”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的画面感其实很强。想象一下书法家挥毫泼墨,笔锋在纸上大开大合,墨迹如龙蛇般游走,那种不受拘束、气势磅礴的劲儿,就是“排奡纵横”的典型写照。比如:“老张的草书作品排奡纵横,看似杂乱无章,细看却能发现字里行间藏着山河奔涌的气魄。”这里既描述了形态的洒脱,又点出了内在的秩序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行云流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两者都强调自然流畅,但“排奡”更突出力量感和突破性。比如描述辩论场景:“小陈在辩论赛中排奡纵横的发言,不仅逻辑严密,更带着股掀翻陈旧观念的锐气。”这里如果换成“行云流水”,反而会弱化观点交锋的冲击力。
有趣的是,这种风格在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影子。你看过那些用街头涂鸦表达社会议题的艺术家吗?他们的作品往往用夸张的线条和对比色块排奡纵横地铺满整面墙,乍看震撼,细品又能读出层层深意。这种创作方式其实和古人“破而后立”的智慧一脉相承。
不过要注意的是,排奡纵横不等于毫无章法。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真正的高手能在看似随意的挥洒中暗含规律。比如描述企业改革:“新任CEO排奡纵横的改组方案,表面砍掉了多个传统部门,实则构建了更灵活的项目制架构。”这里的关键词是“表面”与“实则”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成语的精髓。
最后分享个观察:在这个追求高效简洁的时代,排奡纵横的表达反而更容易引发共鸣。因为人们早已厌倦了四平八稳的套路,那些带着点棱角、透着生命力的创作,往往能在信息洪流中劈开一条独特的航道。下次遇到让你心头一震的演讲或设计,不妨想想——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排奡纵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