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ǔn rén yì jǐ
成语解释:犹损人利己。
成语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损人利己
繁体字形:損人益己
英文翻译:harm others to benefit oneself
损:1.减少:损益。增损。损兵折将。2.损害:损人利己。有益无损。3.损坏:破损。完好无损。4.用尖刻的话挖苦人:损人。5.刻薄;恶毒:这人办事真损。他说的话够损的。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益:1.好处(跟“害”相对):利益。公益。权益。受益不浅。2.有益的(跟“害”相对):益友。益鸟。益虫。3.姓。4.增加:增益。延年益寿。5.更加: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损人益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损害别人,让自己得利”。比如有人为了升职,故意散播同事的负面消息,结果自己上位却破坏了团队关系。这时候我们可能会问:这种行为真的能长久吗?答案可能让人意外——短期或许有效,但长期来看,信任破裂带来的损失往往更大。
有个真实案例:某水果摊老板为了多赚钱,把烂苹果藏在果箱底层卖给老顾客。结果被识破后,不仅失去了十年老主顾,街坊邻居的口碑也一落千丈。这印证了《礼记》中“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利益,往往也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流失。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总有人前仆后继地做这种事?其实这和“火中取栗”的心理很像——看见眼前利益就忍不住伸手,顾不上烫伤风险。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处于竞争压力下,大脑的杏仁核区域会激活防御机制,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决策。但这种应激反应,恰恰需要我们通过理性思考来克制。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利己利人”的思维模式。就像登山队绑着安全绳共同攀登,既保护队友也保障自己。杭州有个创业团队曾分享经验:他们把客户资源主动介绍给竞争对手,结果反而促成了跨行业合作,市场规模扩大了3倍。这种良性互动,比单方面占便宜更有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损人益己与正当竞争有本质区别。前者像在游泳池里拽别人泳裤,后者则是光明正大地提升游泳技术。健康的社会环境就像生态系统,既允许适者生存,也需要共生法则。当我们看到有人走捷径时,与其愤怒,不如保持自己的节奏——毕竟,龟兔赛跑的寓言至今仍在启发着我们。
最后想说的是,选择损人还是利人,本质上是对自我价值的定位。那些愿意分蛋糕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做蛋糕的机会。这让我想起硅谷流行的一句话:“不要担心别人偷走你的创意,如果你的想法这么好,别人模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你创新的速度。”或许,这才是应对损人益己现象最积极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