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ǔn
  • zhī
  • yòu
  • sǔ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ǔn zhī yòu sǔn

成语解释:形容极为谦虚。

成语出处:《庄子 知北游》:“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十分谦虚

繁体字形:損之又損

英文翻译:gradual reduction of diet

损之又损的意思

损:1.减少:损益。增损。损兵折将。2.损害:损人利己。有益无损。3.损坏:破损。完好无损。4.用尖刻的话挖苦人:损人。5.刻薄;恶毒:这人办事真损。他说的话够损的。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又:1.表示重复或继续:他拿着这封信看了又看。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2.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a)单用: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b)连用:又快又好。又香又脆。3.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冬季日短,又是阴天,夜色早已笼罩了整个市镇。4.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生活费之外,又发给五十块钱做零用。5.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一又二分之一。6.表示有矛盾的两件事情(多叠用):她又想去,又想不去,拿不定主意。7.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刚才有个事儿要问你,这会儿又想不起来了。8.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我又不是客人,你就不用客气了。这点小事又费得了多大工夫?

损:1.减少:损益。增损。损兵折将。2.损害:损人利己。有益无损。3.损坏:破损。完好无损。4.用尖刻的话挖苦人:损人。5.刻薄;恶毒:这人办事真损。他说的话够损的。

成语评论

损之又损”这个词,乍一听像在说“越亏越多”,其实它出自《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本意是指不断剔除杂念、回归本质的智慧。比如有人问:“这和‘断舍离’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主动筛选的过程,后者更像是结果——就像修剪树枝时,不是咔嚓一刀砍掉整棵树,而是耐心剪去多余的分叉。

举个日常例子:朋友小张最近整理书房,把三年没翻过的旧杂志卖给收废品,又删掉了手机里十几个闲置APP。他说:“以前总怕‘万一要用’,现在发现腾出空间后,找东西反而更快了。”这不正是“损之又损”的生动实践吗?通过持续做减法,让真正重要的东西浮现出来。

工作中也常见这种智慧。有个设计师朋友分享过案例:甲方最初要求海报上放十条产品优势,经过五轮修改,最后只保留最核心的三个卖点配张产品图。结果点击率反而提升30%。这说明“做减法”不等于偷懒,而是需要更精准的判断力——就像雕刻师凿掉多余石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不是提倡多元化发展吗?精简会不会限制可能性?”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好比手机系统更新时,工程师既要增加新功能,又要优化底层代码减少冗余。真正的“损之又损”不是一味删减,而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上。就像整理行囊去登山,带齐必备物资的同时,绝不会往包里塞哑铃。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尤其值得品味。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要处理3000多条广告信息,微信里躺着几百个“有空约饭”的陌生人。这时候“损之又损”就像个智能筛子,帮我们过滤掉噪音。试着每周清理一次收藏夹,每月拒绝两个可有可无的聚会,或许能发现:生活需要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少,而得到的反而更多。

下次面对选择困难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决定是让事情更清晰还是更复杂?”就像整理一团毛线,与其纠结怎么装饰线头,不如先找到那个关键的线头。毕竟,给生活留白的地方,才能长出新的可能。

损之又损的造句

  1. 造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 造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 造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 
  4. 造句 ‘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5. 造句 道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安肯劳心以学术数乎!
  6. 造句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7. 造句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8. 造句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损之又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