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o guān dǎ jié
成语解释:谓打通关节。
成语出处: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只消我移宫换羽便是我捎关打节。”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耍手段
繁体字形:捎關打節
英文翻译:Take a message
捎:[shāo]捎带;顺便给人带(东西):捎封信。捎个口信儿。[shào](骡马等)稍向后退。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捎关打节”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其实它和人际关系有关。比如有人想托人办事,但遇到阻碍,于是偷偷“打点”中间环节,就像疏通管道一样让事情顺利通过。比如:
例句1:老张想给孩子转学,但名额已满,他托朋友捎关打节,最后通过校长的亲戚拿到了名额。
这时候你可能想问:为什么人们要“捎关打节”?其实背后藏着两种心态:一是觉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二是对正常流程缺乏信任。但这样做就像走钢丝——短期见效快,长期可能摔得更狠。
例句2:小美竞选部门主管时,发现对手在捎关打节拉拢同事,她反而选择公开自己的工作计划,最终靠实力赢得了投票。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成熟的体系,“捎关打节”的空间反而越小。比如现在很多单位推行线上审批系统,每个环节都有记录,就像给流程装了摄像头,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
例句3:投标现场,有公司带着厚礼想找负责人捎关打节,没想到这次招标全程录像直播,送礼行为直接被取消资格。
有人说这是人情社会的缩影,我倒觉得更像一面镜子:当规则不够透明时,就容易催生各种“变通”手段。但就像玩俄罗斯方块,靠小聪明堆砌的形状终究会崩塌,只有按规则严丝合缝地搭建,才能垒得更高更稳。
下次遇到需要“捎关打节”的情况,不妨先问自己:绕开规则节省的时间,会不会在将来付出更大代价?阳光下的路或许要走得久些,但至少不会突然踩空。毕竟,真正的好关系不需要润滑剂,就像真正的武功高手从来不用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