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ái è shòu dòng
成语解释: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繁体字形:挨餓受凍
英文翻译:Starved and frozen
挨:[āi]1.靠近;紧接着:他家挨着工厂。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序):把书挨着次序放好。挨门挨户地检查卫生。[ái]1.遭受;忍受:挨饿。挨了一顿打。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挨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饿:1.肚子空,想吃东西(跟“饱”相对):饥饿。饿虎扑食。肚子很饿。2.使挨饿:牲口多拉几趟不要紧,可别饿着它。
受:1.接受:受贿。受教育。受到帮助。2.遭受:受灾。受批评。受委屈。3.忍受;禁受:受不了。受得住。4.适合:受吃(吃着有味)。受看(看着舒服)。受听(听着入耳)。
冻: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冻港。缸里的水冻了。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冻坏。2.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冻儿。鱼冻儿。3.受冷或感到冷:今天衣服穿少了,真冻得慌。4.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冻害。我的脚冻了。5.姓。
哎呦喂,说到“挨饿受冻”这个成语啊,咱们先来掰扯掰扯它的字面意思。这不就是“饿着肚子还冻得哆嗦”嘛!你比如说《西游记》里唐僧被妖怪抓走那会儿,孙悟空要是不及时赶到,师父可就得在冷飕飕的山洞里挨饿受冻好几天喽。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古人身上吗?那可不绝对!就说前阵子我老舅进山露营,装备带漏了睡袋,半夜在山里冻得直跳踢踏舞,这不就是现代版挨饿受冻嘛?不过人家回来还乐呵呵地说:“这体验可比刷短视频带劲儿多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为啥非要用这么惨的词儿来形容困境呢?嘿,你别说,这成语背后藏着老祖宗的智慧——用身体最直接的感受来比喻艰难处境,比说一百句“困难重重”都来得扎心。就像咱们现在说“打工人加班到秃头”,是不是比“工作繁忙”更有画面感?
不过依我看啊,现在挨饿受冻的情况确实少多了,但精神层面的“饥寒交迫”反而多了去了。就像我那个996的闺蜜,虽然顿顿吃外卖,但她说“天天被KPI追着跑,感觉自己就像个精神上的流浪汉”。这话说得,既保留了成语的韵味,又翻出了新花样。
要我说,这老成语就像块老腊肉,越嚼越有味儿。下次遇到朋友诉苦说“最近穷得只能吃泡面”,你可以来句:“兄弟你这是新时代的挨饿受冻啊!”保准能把人逗乐了。记住喽,老祖宗留下的词儿,用得活泛了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