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āi
  • mén
  • zh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āi mén zhú hù

成语解释: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漏掉。

成语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1回:“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由,挨门逐户的分派;约齐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爷申冤。”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同“挨家挨户”

繁体字形:挨門逐户

英文翻译:from house to house

挨门逐户的意思

挨:[āi]1.靠近;紧接着:他家挨着工厂。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序):把书挨着次序放好。挨门挨户地检查卫生。[ái]1.遭受;忍受:挨饿。挨了一顿打。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挨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成语评论

你别说,“挨门逐户”这词儿乍一听像是快递小哥的日常,但其实用法可多了去了!比如社区志愿者为了推广垃圾分类,愣是挨门逐户讲解手册,连住在顶楼的老王都没落下。这种“地毯式覆盖”的劲儿,还真让人佩服他们的耐心。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上门服务”的场景吗?嘿,还真不一定!比如我老家发洪水那会儿,救援队挨门逐户排查被困群众,连牲口棚都翻了个底朝天。所以说啊,但凡需要系统排查的情况,用这词儿准没错。

不过咱得留个心眼儿——现在人讲究隐私,要是物业突然挨门逐户查水表,保不齐会被当成骗子。我就亲眼见过对门张阿姨举着擀面杖堵在门口,非说工作人员是搞传销的。所以说啊,用这成语得看语境,别整得跟突击检查似的。

要说最接地气的例子,还得数我表弟创业那会儿。他们团队搞地推,愣是挨门逐户跑了三十栋写字楼,结果第二天全组人集体贴膏药。你猜怎么着?后来还真谈成了两家大客户!这波操作让我悟了:有时候笨办法反而是捷径。

对了,疫情期间那些“大白”们才叫真辛苦。记得做全员核酸时,医护人员挨门逐户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采样,防护服里的汗都能养金鱼了。这种时候用“挨门逐户”,听着就比“全面覆盖”多了几分人情味儿。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虽然这成语听着挺老派,但在智能时代反而显出温度了。毕竟现在连外卖都放快递柜,能坚持挨门逐户的,要么是重要的事,要么是重要的人。下次写作文要是想表现细致周全,不妨把这词儿甩出来,保准老师给你画红圈圈!

挨门逐户的造句

  1. 造句 为了摸清情况,他们耐心地、细致地挨门逐户去调查访问。
  2. 造句 日本*子进村了,他们在挨门逐户的扫荡,真是丧尽天良。
  3. 造句 对于党的政策,我们应该挨门逐户地向群众进行宣传,做到人人皆知。
  4. 造句 街道,隔壁的冰激凌店,路对面的几家咖啡馆,叫闹着挨门逐户跑来跑去的孩子们。
  5. 造句 士兵们正在挨门逐户地搜查。
  6. 造句 我们驱车挨门逐户拜访,一家一家地敲门,准备开始我们的任务.
  7. 造句 挨门逐户看牌子,敲门想进去,不管是男还是女,先问跟谁有约?没约会就对不起。
  8. 造句 离开之前,沐言在老马和柳青的带领下,挨门逐户的拜访村里的每个乡亲,感谢他们多年的照拂,虽然这些乡亲并没有照拂到什么。
  9. 造句 葛哈德的病好些了,曾经到各工厂去找过工作,结果是一无所得,这才弄到一个锯木架和一柄锯子,挨门逐户去找锯木头的活儿。
  10. 造句 从前有一天,一个贫穷的男孩为了支付上学的费用正走街串巷、挨门逐户地叫卖衣服。

"挨门逐户"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