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ī hàn chéng fēng
成语解释:翰:鸟毛,指毛笔。握笔写字,腕下生风。形容写字作画极为快捷和熟练
成语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名逋》:“终日价挥翰成风,泼墨如雨,给不尽好事之求。”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繁体字形:揮翰成風
英文翻译:Swing the Han into the wind
挥:1.摇动;舞动:挥手。挥舞。挥刀。2.拂去;抹掉:挥汗。3.抛出;散出:挥金如土。挥发。
翰:长而硬的羽毛,古代用来写字。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翰墨。华翰(对他人来信的美称)。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挥翰成风”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咱们先拆开看看。“挥翰”指的是挥动毛笔写字,“成风”则形容动作快得像一阵风。合起来,就是形容写作或书画时下笔如飞、才思敏捷的样子。比如一位书法家在宣纸上泼墨,笔尖行云流水,旁观者忍不住惊叹:“您这真是挥翰成风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写字画画上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开会时,同事小王对着白板快速梳理项目思路,逻辑清晰、落笔果断,老板笑着夸他:“你这方案写得挥翰成风啊!”你看,只要动作利落且成果出色,哪怕是职场场景也能用它来形容。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做到“挥翰成风”呢?关键在积累二字。古代文人寒窗苦读十年,才能在提笔时文不加点;现代设计师反复练习软件操作,才能在设计时一气呵成。就像我常观察到的现象——那些看起来轻松“挥翰成风”的人,背后往往堆着厚厚的练习本。
有人担心: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这成语会不会过时?我倒觉得恰恰相反。在短视频脚本创作领域,创作者对着镜头即兴输出金句的样子,不正是数字时代的“挥翰成风”吗?工具在变,但人类对高效创作的追求从未改变。
最后分享个有趣发现:生活中那些“挥翰成风”的瞬间,往往出现在人完全沉浸的状态里。就像学生时代考试作文写得最顺的那次,或是程序员敲代码时突然文思泉涌的时刻。这种忘我的创作状态,或许才是成语背后最珍贵的启示——专注,才是快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