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rén
  • t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rén tuò tì

成语解释:见“拾人涕唾”。

成语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集录三》:“胡元瑞评诸家云:欧陈率是记事……刘贡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抄袭别人言论

繁体字形:拾人唾涕

英文翻译:Pick up people and spit

拾人唾涕的意思

拾:[shí]1.从地上捡起东西:拾麦穗儿。2.整理:拾掇。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shè]轻步登上:拾级而上。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唾:1.唾液:唾壶。2.用力吐唾沫:唾手可得。3.吐唾沫表示鄙视:唾弃。唾骂。唾面自干。

涕:1.眼泪:痛哭流涕。2.鼻涕:涕泪交流。

成语评论

拾人唾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白——字面意思是捡别人吐在地上的口水,比喻只会模仿或重复别人的观点,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比如小明写作文时把同桌的句子原封不动抄下来,老师批改时叹气道:“你这不叫学习,是拾人唾涕啊!”

为什么人们会“拾人唾涕”?这可能源于对权威的盲目信任,或是害怕犯错的心理。比如某次公司会议上,小李明明觉得方案有问题,但看到其他同事都在点头,也赶紧跟着说“完全同意”,结果错失了优化方案的机会。

模仿和抄袭的界限在哪里?其实两者就像炒菜和热剩饭的区别。新手厨师学做宫保鸡丁时参考菜谱是模仿,但直接把别人做好的菜装盘端上桌就是抄袭。就像短视频平台上某些账号直接搬运他人创意,连水印都不去,这就成了真正的“拾人唾涕”。

有个真实案例值得思考:某高校教授连续三年让学生用同一套课程作业模板,导致学生在求职时作品集千篇一律。后来用人单位反馈:“我们需要的是会思考的设计师,不是复印机。”这提醒我们,长期依赖他人思路会逐渐丧失创新能力。

我个人认为,当代信息爆炸的环境让“拾人唾涕”变得更隐蔽也更危险。刷短视频时随手转发未经核实的消息,开会时机械重复上司的发言,本质上都是现代版的拾人唾涕。但换个角度看,如果能像蜜蜂采蜜般汲取多方养分,再酿出自己的“蜂蜜”,这种学习转化就值得鼓励。

下次遇到需要表达观点的场合,不妨先问自己:这是别人硬塞给我的想法,还是经过自己验证的结论?就像品茶时,别人说“这茶回甘明显”是参考,自己亲自尝到的回甘才是真知。培养这种思维习惯,或许就能避免成为“口水搬运工”。

"拾人唾涕"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