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ū qí jué yì
成语解释:指搜求奇异的文句
成语出处:唐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搜求奇异的文句
繁体字形:拘奇抉異
英文翻译:Be unconventional
拘:[jū]1.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2.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3.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gōu]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抉:剔出;挑出:抉择。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什么是“拘奇抉异”?简单来说,就是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甚至有点“为了独特而独特”。比如有人开咖啡店,非要把桌椅全换成秋千,菜单上写满看不懂的诗句,结果顾客进门一脸懵——这算不算拘奇抉异?
来看个例子:某设计师做服装秀,模特头上顶着鱼缸走T台。记者问:“这设计想表达什么?”设计师答:“探讨人类与海洋的关系。”观众私下嘀咕:“鱼缸里的鱼都快缺氧了吧……”这时候,“拘奇抉异”的味道就出来了——创意本身或许有趣,但若忽视实用性和受众感受,可能变成自说自话。
有人问:追求独特难道不对吗?当然没问题!关键要看场景。比如写科幻小说时天马行空是加分项,但若是给医院设计指示牌,用抽象艺术符号代替“急诊室”三个大字,恐怕会耽误事。拘奇抉异本身没有错,重点在于是否让“独特”真正服务于目标。
我在博物馆见过一个展品:用2000个旧手机屏幕拼成的人脸雕塑。走近看,每块屏幕还在播放不同人的自拍视频。这种“拘奇抉异”就很有意思——既用新奇形式吸引眼球,又暗喻了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形式和内容形成了统一。
再想想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有人坚持每天穿汉服上班,同事从惊讶到习惯,最后反而成了办公室文化符号;也有人非要给宠物狗定制镶钻项圈,结果狗狗被勒得直喘气。你看,“拘奇抉异”的效果差异,往往取决于背后是否有合理的逻辑支撑。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藏着点“拘奇抉异”的小火苗。试着在可控范围内大胆创新:做PPT时换个叙事结构,聊天时用比喻代替直述,甚至做饭时混搭食材。只要不违背基本规律,这些小心思反而能让生活更有趣味。毕竟,世界需要规矩,也需要一点意想不到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