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 dài
  • s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qiú dài suǒ

成语解释:形容衣着粗陋。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欲趋不能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贫民

繁体字形:披裘帶索

英文翻译:Fur and rope

披裘带索的意思

披: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索: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索。绳索。麻索。绞索。铁索桥。2.姓。3.搜寻;寻找:搜索。遍索不得。4.要;取:索取。索还。索价。5.孤单:离群索居。6.寂寞;没有意味:索然。

成语评论

披裘带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描绘的画面却格外生动。字面意思是“穿着皮衣,系着草绳”,乍一听似乎矛盾——皮衣象征富裕,草绳却代表朴素。这背后究竟想表达什么?

举个例子:老张退休后住在乡下,平时总爱穿儿子送的昂贵羊绒大衣,腰上却扎着一条自己编的麻绳腰带。邻居笑他“披裘带索”,他却说:“衣服暖和就行,腰带能系紧就好,分什么贵贱?”这个例子恰好点破了成语的核心:外在形式与内在需求的割裂,往往源于他人的主观评判

有人会问:现在谁还会用草绳配皮衣?这成语过时了吗?其实换个场景就明白了。比如年轻人用最新款手机,却坚持用磨破的帆布包;公司高管开豪车上班,午餐只吃自带饭盒。这些现代版的“披裘带索”都在传递同一种态度:选择的标准在于实用与舒适,而非外界的眼光

有趣的是,这种“矛盾搭配”反而可能成为个人风格的标志。历史上,魏晋名士故意粗布配玉佩,用外在的反差表达对世俗标准的不屑。如今在快时尚盛行的时代,能坚持“披裘带索”式选择的人,往往对自我需求有更清醒的认知。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更像一面镜子。当我们在评价他人“为何要这样搭配”时,其实暴露了自己对“标准答案”的执着。就像有人觉得奶茶必须全糖才好喝,却忽略了有人就是喜欢三分甜的留白。下次看到“不合常理”的选择时,或许可以少些质疑,多些理解——毕竟,生活的答案从来不止一种写法

走出成语的框架,这种思维还能迁移到更多领域。产品设计中极简外观搭配复杂功能,人际关系里直率性格包裹细腻心思,这些当代社会的“披裘带索”现象,不正是多元价值观共存的证明吗?当我们放下非黑即白的判断,或许能发现更多藏在矛盾表象下的合理内核。

"披裘带索"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