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suǒ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máo suǒ yǎn

成语解释: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披毛索黡

英文翻译:Saussurea lanceolata

披毛索黡的意思

披: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索: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索。绳索。麻索。绞索。铁索桥。2.姓。3.搜寻;寻找:搜索。遍索不得。4.要;取:索取。索还。索价。5.孤单:离群索居。6.寂寞;没有意味:索然。

黡:黑痣,皮肤上生的黑色小点。

成语评论

披毛索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其实在描述一种常见的行为——刻意挑剔细节,甚至到了“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步。比如,同事小王在团队会议上反复纠结PPT里某个标点符号的使用,而完全忽略了整个方案的核心价值,导致会议拖延半小时。这时候,组长可能会提醒他:“咱们别披毛索黡了,先把大方向定下来吧。”

自问:为什么有人会“披毛索黡”?这可能源于对完美的过度追求,或是害怕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就像有人买手机时反复比较十几种参数,结果反而错过了最适合自己的机型。

我曾遇到一位客户坚持要求设计稿里的渐变色必须精确到像素级差异,结果项目延期两周。这让我意识到:追求细节本身没有错,但需要区分“关键细节”和“无意义消耗”。就像修剪盆栽,过度修剪反而会破坏整体美感。

换个场景看:家庭教育中也常见类似情况。比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时,把80%的精力放在纠正卷面整洁度上,反而忽略了解题思路的培养。这时候更需要的是“抓大放小”的智慧,就像园丁不会因为一片黄叶就拔掉整株幼苗。

自答:如何避免陷入这种状态?可以试试“20秒原则”:在做细节判断前暂停20秒,问自己“这个改动对结果影响有多大?”工作中用“必要性-影响力”四象限来区分轻重缓急,往往能事半功倍。

其实适度“粗糙”反而能创造空间。就像手工艺品刻意保留的打磨痕迹,那些不完美的细节往往成为独特的记忆点。关键是在执着与包容之间找到动态平衡,让专注力真正服务于目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