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ǔ gū xù guǎ
成语解释: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抚孤卹寡
英文翻译:To care for the orphan and the widowed
抚:1.轻轻地按着:抚摩。2.安慰;慰问:抚问。抚慰。3.保护:抚育。4.同“拊”。
孤: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恤:1.同情;怜悯:体恤。2.救济:抚恤。3.忧虑。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哎,说到“抚孤恤寡”这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不就是帮助孤儿寡妇嘛!比如社区大妈张婶,逢年过节总带着米面油去看望隔壁没了丈夫的李阿姨,还帮她接送孩子上下学。你猜她为啥这么做?说白了就是心里有股子“抚孤恤寡”的劲儿,见不得弱势群体受委屈。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特别惨的人身上啊?”嘿,还真不是!比如老王家儿子车祸去世了,单位领导主动给他老伴安排了个轻松的岗位,工资照发——这也算抚孤恤寡啊。关键不在于对方多凄惨,而是主动伸出援手的那份心意。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事。去年咱们小区搞了个“爱心妈妈”项目,二十多个家庭轮流照顾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个五年级小姑娘偷偷跟我说:“王叔叔教我骑自行车比亲爸还有耐心!”你看,抚孤恤寡不一定要多悲情,有时候就是日常的陪伴最打动人。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这是“老古董思想”。要我说啊,科技再发达,人情味可不能丢。上个月看到外卖小哥帮独居老人修水管的热搜没?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抚孤恤寡吗?善意从来不分时代,关键看有没有行动。
最后插句个人看法:与其整天喊口号,不如学学菜市场卖豆腐的刘大爷。他每天收摊前都把剩下的豆腐送给孤寡老人,十年如一日。要我说啊,抚孤恤寡这事儿,贵在坚持,重在实在。就像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能帮一把是一把,谁还没个难处呢?”
所以啊,下次看到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别光顾着感慨。递瓶水、搭把手,哪怕只是陪着聊会儿天,都是实实在在的抚孤恤寡。别忘了,善意这玩意儿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