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àng
  • chén
  • z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àng chén zǒu sú

成语解释: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成语出处: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热中名利而到处奔走钻营

繁体字形:抗塵走俗

英文翻译:busy oneself hankering after personal fame and gain

抗尘走俗的意思

抗:1.抵抗;抵挡:顽抗。抗灾。抗日战争。皮大衣旧点儿没关系,只要能挡风抗冻就行。2.拒绝;抗拒:抗命。抗税。3.对等:抗衡。分庭抗礼。4.姓。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成语评论

抗尘走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怎么用呢?举个例子:老张在职场混了二十年,却始终不愿意参加那些酒局应酬。同事劝他“别太清高”,他却说:“我就是抗尘走俗惯了,更想回家陪孩子读绘本。”这里的“抗尘走俗”既表达了拒绝随波逐流的立场,又带着点自我调侃的幽默感。

有人可能会问:抗尘走俗是不是等于躺平摆烂?其实完全不同。比如创业者小王拒绝了投资方要求“数据造假”的建议,坚持用产品真实口碑打开市场。他说:“抗尘走俗不是放弃努力,而是选择用干净的方式做事。”这种用法展现了成语中“保持本真”的核心内涵。

更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日常小事里。朋友聚会时,阿琳总穿着自己手作的棉麻衣服,手机还用着五年前的旧款。当大家调侃她“跟不上潮流”,她会笑着回击:“我这叫抗尘走俗式生存——少点物欲焦虑,多点内心自在。”你看,成语原来可以这么接地气。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疑惑:现代社会真能完全做到抗尘走俗吗?我的观察是,完全脱离世俗确实困难,但我们可以像给手机设置勿扰模式那样,给自己划定“心灵保护区”。比如每天留半小时关掉社交软件,或者定期去山野徒步,这些都是在喧嚣中主动创造的抗尘走俗时刻。

特别想分享一个观点:抗尘走俗的本质不是逃避,而是筛选。就像淘金者要在泥沙里找金子,我们也需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筛选真正重要的事物。那位坚持手写信件的退休教师,那位拒绝给孩子报七个辅导班的妈妈,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这个成语的现代意义。

最后看个反差案例:网红餐厅“禅意茶室”用枯山水造景吸引打卡人群,结果变成了拍照喧闹的现场。这恰好说明,刻意标榜的抗尘走俗反而容易流于形式。真正的超脱,或许就藏在那些不张扬的日常选择里——比如雨天窝在窗边读纸质书,或是拒绝参与同事间的八卦闲聊。

"抗尘走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