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成语解释:《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兵众势大
繁体字形:投鞭斷流
英文翻译:a big army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鞭:1.鞭子:扬鞭。快马加鞭。2.古代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钢鞭。竹节鞭。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竹鞭。4.供食用或药用的某些雄兽的阴茎:鹿鞭。牛鞭。5.成串的小爆竹,放起来响声连续不断:一挂鞭。放鞭。6.鞭打:鞭马。掘墓鞭尸。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投鞭断流”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一个人把马鞭扔进河里就能截断水流,这真的可能吗?其实,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讲的是前秦皇帝苻坚攻打东晋时的豪言。他认为自己百万大军每人扔根马鞭就能堵住长江,结果却遭遇淝水之战的惨败。这背后藏着什么道理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扔马鞭’来比喻力量强大?”这里的关键不是物理层面的可行性,而是用夸张手法表达绝对自信。就像现在有人说“用钱能砸出条路”,重点在强调资源充足,而非字面意思。不过,自信过头会怎样?苻坚的案例恰恰说明:忽略客观条件的“强大”,反而会变成致命弱点。
举个现代例子:某科技公司CEO在发布会上宣称“我们的新产品能颠覆行业”,结果产品因技术缺陷滞销。这和“投鞭断流”的思维模式何其相似?当人们过度依赖既有优势,就容易忽视潜在风险。个人认为,真正的强者既要有“投鞭”的魄力,更要有“测流速”的清醒。
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现象。比如备考时觉得“刷完所有题就能稳拿高分”,结果发现考试重点早已变化。这时候是否想起苻坚的教训?成语的价值正在于此——它用历史故事给现代人敲警钟:资源堆砌不等于胜利保障,关键要看运用是否得法。
或许有人疑惑:“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难道不该自信吗?”当然需要!但“投鞭断流”提醒我们区分自信与盲目。就像登山者不会因为带了顶级装备就轻视天气变化,成功者往往在战略上乐观,在战术上谨慎。这种平衡智慧,或许比成语本身更值得琢磨。
下次遇到看似不可战胜的挑战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既不是要打击信心,也不是鼓励畏缩,而是提示我们:在评估自身实力的同时,永远对客观规律保持敬畏。毕竟,长江水不会因为马鞭多就停止流动,但懂得造船搭桥的人,终能抵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