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 gāo
  • zhǐ
  • h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u gāo zhǐ huǒ

成语解释: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投膏止火

英文翻译:extinguish a fire by pouring oil on the flames

投膏止火的意思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拦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5.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成语评论

投膏止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往火里倒油,不是会让火烧得更旺吗?没错!它的本意就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反而让情况更糟。比如有人为了缓解失眠,整夜刷短视频提神,结果越熬越清醒,第二天状态更差。这时候就可以说:“你这是投膏止火,靠透支精力对抗疲劳只会恶性循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人做出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其实这和我们的直觉反应有关。就像孩子哭闹时,家长用零食安抚,短期看似有效,长期却强化了“哭闹=有糖吃”的思维。这种“以错纠错”的应对,本质上是因为缺乏对问题根源的洞察。

工作中也常见类似现象。有个朋友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三周让团队加班到凌晨。结果员工病倒三个,项目反而延期两个月。这让我想到:有时候慢即是快。与其用高压手段强行推进,不如优化流程或调整分工。就像中医讲究“疏通”而非“压制”,管理也需要这样的智慧。

那么如何避免投膏止火的陷阱呢?关键在于区分“症状”和“病因”。比如面对焦虑,吃甜食能暂时缓解情绪,但长期依赖会导致健康问题。这时候需要追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更好的时间管理,还是更合理的期待值?”找到核心症结,才能跳出越努力越糟糕的怪圈。

现代社会信息过载的环境,其实放大了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当我们用碎片化阅读代替深度思考,用物质消费填补精神空虚,某种程度上都是在给内心的火焰浇油。或许该像古人说的“釜底抽薪”那样,回归本质解决问题——毕竟,灭火的关键永远在于切断燃料,而不是增加助燃剂。

"投膏止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