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 bēn
  • j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u hé bēn jǐng

成语解释:谓投水自杀。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投河奔井

英文翻译:Go to the river and rush to the well

投河奔井的意思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奔:[bēn]1.奔走;急跑:狂奔。奔驰。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奔命。奔丧。3.逃跑:奔逃。东奔西窜。4.姓。[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投奔。直奔工地。他顺着小道直奔那山头。奔向小康。2.朝;向:奔这边看。渔轮奔渔场开去。3.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奔六十的人了。4.为某事奔走:奔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奔。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成语评论

投河奔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一种因极度绝望而选择极端手段的心理状态。比如:“老张生意失败后,整日闭门不出,甚至萌生了投河奔井的念头,直到朋友拉着他重新考察市场才找回信心。”这里的“投河奔井”并非实指具体行为,而是强调人在重压下的非理性冲动。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用这么古老的成语吗?其实这种心理现象从未消失。就像去年媒体报道的某程序员被裁员后,在公园长椅上枯坐整夜,后来被晨跑者开导的故事——那种“眼前只剩一条绝路”的感受,正是“投河奔井”的现代写照。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强调“坚强”的文化环境,“投河奔井”式思维反而越容易滋生。就像总要求孩子考满分,结果某次失误就可能让少年觉得“人生完蛋了”。这提醒我们:留出容错空间,其实比一味强调成功更重要。

换个角度看,“投河奔井”思维也有积极启示。当人产生这种念头时,往往意味着旧模式已走到尽头。有位创业者在日记里写道:“站在天台边缘那刻突然清醒——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不敢换个活法?”这种触底反弹的心理转折,恰似成语背后的另一层深意。

最近接触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有位女士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她遭遇诈骗损失全部积蓄后,连续三天在河边徘徊,最终因为看到钓鱼老人从容的身影而豁然开朗。这种“至暗时刻”与“顿悟瞬间”的碰撞,恰好印证了危机中蕴藏转机的古老智慧。

当我们谈论“投河奔井”时,本质上在探讨人类应对困境的思维弹性。与其苛责“软弱”,不如建立更多社会支持网络。毕竟,让绝望者看到第三条路的存在,往往比讲道理更有力量——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再微弱的光亮也能指明方向。

"投河奔井"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