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qiáng mō bì
成语解释: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创见
繁体字形:扶墙摸壁
英文翻译:Touch the wall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墙: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砖墙。城墙。
摸:1.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我摸了摸他的脸,觉得有点儿发烧。2.用手探取:摸鱼。他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张纸条来。3.试着了解;试着做:摸底。逐渐摸出一套种水稻的经验来。4.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摸到床边开亮了灯。摸了半夜才到家。
壁:1.墙:壁报。壁灯。家徒四壁。铜墙铁壁。2.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井壁。锅炉壁。细胞壁。3.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绝壁。峭壁。4.壁垒:坚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扶墙摸壁”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常用来形容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或是比喻做事缺乏明确方向、只能试探着行动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刚搬到新城市,半夜起床找水喝,因为不熟悉环境只能扶着墙慢慢挪动,这就是典型的“扶墙摸壁”。
为什么人们会用这个成语?其实它揭示了人类面对未知时的真实反应。想象你第一次学习编程,面对满屏代码毫无头绪,这时候反复试错修改的过程,不正是“扶墙摸壁”的生动写照吗?这种状态虽然效率不高,但往往是突破认知边界的必经之路。
有人问:“扶墙摸壁和盲目行动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保持觉察。装修师傅第一次安装智能家居系统时,虽然要摸索各种接口,但会记录每个操作的结果;而纯粹瞎碰的人可能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前者是主动探索,后者才是真正的盲目。
现代社会强调规划的重要性,但我认为适度的“扶墙摸壁”反而能激发创造力。去年我尝试做短视频,最初两个月完全找不到风格定位,正是那些看似笨拙的尝试,最终帮助我发现了观众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方向。有时候,预设的路线图反而会限制可能性。
如何避免陷入无效摸索?建议设立阶段性的验证节点。就像夜间登山时,每走二十步就打开手电确认方位。工作中接手新项目时,可以每周与团队核对进展,这样既能保持探索的灵活性,又能及时校准方向。生活没有万能导航,但智慧的探路者懂得在摸索中寻找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