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干零杂农活
繁体字形:掃田刮地
英文翻译:do menial work
扫:[sǎo]1.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扫地。扫房。2.除去;消灭:扫雷。扫盲。3.很快地横掠过去:扫射。扫视。4.全部;所有的:扫数归还。[sào]义同“扫(sǎo)”。用于“扫帚”等。
田: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田。棉田。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田。盐田。3.同“佃(tián)”。4.同“畋”。
刮:1.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刮胡子。刮锅。刮下一层皮。2.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类稠东西):刮糨子。3.搜刮(财物)。4.(风)吹:又刮起风来了!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扫田刮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田地里的杂草和表层泥土都清理干净,比喻做事彻底、不留余地。比如,某公司为了提升效率,直接裁撤了30%的岗位,连多年老员工也未能幸免,老板的决策堪称“扫田刮地”。这种做法虽然见效快,但也可能引发团队动荡。
问:这个成语是褒义还是贬义?答:要看场景。比如政府打击黑恶势力时“扫田刮地”,百姓拍手叫好;但如果为了拆迁强制清退弱势群体,这个词就带上了负面色彩。说白了,核心在于“彻底”背后的动机是否合理。
再举个日常例子:有人整理房间时,把抽屉里所有旧物一股脑扔进垃圾箱,连小时候的日记本都不留,这种“扫田刮地”式的断舍离,可能短期清爽,但日后难免会后悔。这让我想到,有些事需要留点余地,就像修剪树枝不能伤到主干。
个人观点里藏着点小智慧:现代社会追求高效,但“扫田刮地”式的做法常像除草剂——既灭杂草也伤庄稼。比如企业转型时,与其一刀切砍掉所有传统业务,不如先试点再推广。毕竟,彻底不等于鲁莽,关键要在“破”和“立”之间找到平衡点。
问:有没有中性用法的例子?答:考古队发掘遗址时,用毛刷一点点清理土层,连米粒大的陶片都不放过,这种严谨的“扫田刮地”精神就值得肯定。可见,同一个动作,用在守护文化遗产上就成了专业态度。
最后想提个反常识现象:数字时代的信息泛滥反而让“扫田刮地”变得更难。我们每天都在被算法推送轰炸,想要彻底清理手机里的无效信息,结果往往陷入“删了又装”的循环。或许,真正的“扫田刮地”不该只对外部环境,更该学会给大脑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