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ō
  • yán 沿
  • m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ō bō yán mén

成语解释:钵:僧尼的食器。比喻挨家乞求施舍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昼则托钵沿门,夜则栖身檐下,盖不知几经日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乞讨

繁体字形:托钵沿门

英文翻译:A door with a bowl

托钵沿门的意思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钵:1.一种用陶瓷、硬石或金属制成的类似盆而略小的器皿。用来盛放东西或研磨药物。2.钵多罗(梵语音译词)的简称。和尚盛饭的器具。

沿:1.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沿墙根儿种花。沿着河边走。2.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沿袭。相沿成习。3.顺着衣物的边再镶上一条边:沿鞋口。4.边(多用在名词后):边沿。沟沿。炕沿儿。缸沿儿。前沿。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成语评论

托钵沿门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个和尚拿着钵盂挨家挨户化缘的场景,对吧?其实它的意思更广泛,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个目标主动寻求帮助,甚至有点“厚着脸皮”去争取资源的状态。比如有人想创业但缺资金,只能四处拜访投资人,一家家介绍自己的项目——这时候朋友可能会调侃他:“你这简直是托钵沿门啊!”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用“托钵沿门”这种略带古风的词呢?直接说“到处求人”不行吗?其实成语的优势就在于它能用一个画面传递多层含义。托钵沿门既包含行动上的主动性(主动敲门),又暗示过程中的不易(可能被拒绝),还带着点自我调侃的幽默感。就像小王为了推广新产品,连续三个月跑遍写字楼做地推,同事说他“比托钵和尚还敬业”,这话比单纯说“努力”生动多了。

现代生活中,托钵沿门的精神其实无处不在。比如刚毕业的学生投了200份简历,挨个参加面试;独立音乐人带着demo一家家联系唱片公司;甚至小区里组织垃圾分类的阿姨们挨户宣传——这些都需要放下身段去主动连接。不过要注意,真正的托钵沿门不是机械式地重复动作,而是像化缘的僧人一样,既保持谦逊,又能清晰表达需求。

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显得不够体面,但我倒觉得恰恰相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动等待机会反而容易错失良机。就像去年有个做非遗手工艺的匠人,主动联系了二十多家文创平台,最终和故宫文创达成了合作。他后来说:“与其等着被看见,不如托钵沿门去敲门——门后可能有你想象不到的风景。”这种积极但不卑微的态度,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的新注解。

不过凡事要有度。如果把托钵沿门理解成无底线地骚扰他人,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像某些推销电话不分时段地轰炸,这种“机械式托钵”只会让人反感。真正的智慧在于,像僧人化缘时既传递善意又尊重对方意愿——被拒绝了就微笑说句“打扰了”,遇到愿意倾听的就认真交流。毕竟,托钵沿门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建立有价值的连接。

"托钵沿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