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lǐ dǎ wài
成语解释: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成语出处:浩然《浮云》:“娶了媳妇,就有了个打里打外的帮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内外都应付
繁体字形:打裏打外
英文翻译:Inside out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哎哟,说到“打里打外”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有点懵——这到底是啥意思?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一个人既能处理内部事务,又能应对外部挑战,里外兼顾,妥妥的全能型选手!比如老张在公司里,一边带着团队优化产品(打里),一边还能和客户谈合作拉资源(打外),你说牛不牛?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非得‘打里打外’不可呢?”嘿,这问题问得好!举个例子你就懂了:小王开了一家奶茶店,如果只顾着研究配方(打里),却懒得搞宣传或者维护顾客关系(打外),生意能火吗?反过来,要是天天在外头发传单,店里卫生和服务却一塌糊涂,顾客照样跑光光。所以说啊,里外平衡才是王道!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不少年轻人总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啊,关键不是时间少,而是没学会“打里打外”的节奏。比如你白天上班处理项目(打外),晚上回家还能抽空健身、学点新技能(打里),这不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模板吗?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得量力而行,别把自己逼成陀螺,你懂的。
最后插一嘴个人观点哈:我觉得“打里打外”背后藏着个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智慧——别光埋头苦干,也别只会耍嘴皮子。就像炒菜一样,火候大了容易糊,火候小了不熟,掌握平衡才是真本事。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事儿里外两头的关键点,我抓准了没?”保准思路能清晰一大截!